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有了好项目就有了好出路

2019-02-25 15:29:00

  “今年我们石虎子村150亩扶贫产业软枣子种植基地就要结果了,进入丰产期后每年的软枣子产量大约在25万斤,按照每斤10元计算,这一年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日前,桓仁县黑沟乡党委书记付德军站在黑沟乡石虎子村软枣子扶贫产业基地规划图前,与本钢驻村工作队领队耿进芳、队员乔世良兴奋地畅谈起来。
  因贫施策,“量身定制”扶贫项目
  “本钢驻村工作队进驻黑沟乡石虎子村,把扶贫重点放在产业扶贫上,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脱贫’,突出产业带动,为贫困户引入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趟出了一条让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新路子。”付德军介绍,软枣子,亦称野生猕猴桃。经过考察论证,本钢驻村工作队和黑沟乡党委、政府和桓仁县移民局三方联动,帮助石虎子村建起了150亩软枣子扶贫产业基地,以产业带动脱贫,并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本钢集团为石虎子村集体注资入股20万元,参与软枣子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带动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奠定了石虎子村剩余贫困户产业脱贫基础。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如今看来,我们的路走对了。”本钢驻村工作队队长耿进芳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去年,本钢集团一次性投入50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建设,为石虎子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扩大无公害温泉富硒大米面积100亩、增加品种建设20亩无公害五谷杂粮种植基地;建设750m2标准化气调库,猕猴桃成熟期和采摘期特别短,利用气调库进行保鲜储藏,还可将气调库出租给其他种植和养殖户,价格低时利用气调库保鲜,价格高时再出售,每年村集体增收可达到10万元以上;建设10亩高标准化水果、蔬菜大棚,全部种植无公害优良品种的反季节蔬菜、山野菜、水果,大棚所有权和收益归村集体所有,贫困户可以采取入股修建和租赁大棚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合作社统一种植标准和销售渠道,每年每亩大棚的收益在一万元以上……”     
  精准扶贫,“后进村”变成“后劲村”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最稳固、最持久、最根本的途径。”
  石虎子村主任闫世国告诉记者,自2014年本钢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 本钢集团就把抓产业、抓发展作为扶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做到聚焦靶心拔“穷根”,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先后投入资金近300余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本钢驻村工作队在石虎子村推进实施的合作社+贫困户+绿色无公害温泉富硒大米扶贫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猕猴桃种植扶贫产业、大户带动协调农村互助社和农发行为贫困户提供产业贷款,以及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接待特色服务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一头连接市场主体、一头连接贫困户,不仅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激活了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目前,温泉富硒大米和软枣子两个种植合作社,带动50多户贫困户直接参与经营,其他有100多人通过在合作社打工,每户每年增收在1500元以上。”聊起石虎子村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石虎子村党支部书记许桂萍话语之间充满对好生活的奔头。“实际咱们这个村2017年就已经脱贫摘帽,到2017年底还剩19户32人,到去年底也全部销号了。从扶贫的角度,咱们已经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啊,就医啊、上学啊、住房啊,都有保障。”“原来咱们村,外债很多,老百姓都把村委会的门封死了。现在老百姓对咱们够信任,欠债的人对咱们有希望,现在的村子才真正有了村子的模样,有了产业,咱们这个‘后进村’变成了‘后劲村’,更多贫困户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脱贫攻坚,产业托起群众致富梦
  “俺们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光景。”“2016年石虎子村温泉水稻扶贫合作社成立,俺就参与进来,当年增收800多元。去年,俺在合作社打工挣了一万多元,产业带动分红分了2000多元……”石虎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庞均一笔一笔算着自家的收入账,高兴地合不拢嘴。
  在石虎子村推进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接待特色服务中尝到“甜头”的村民孟凡利和周秀莉一家,现在每年在旅游接待上就能增收2000元以上。走进孟家小院,颇具乡村特色,门前挂着石虎子子村旅游协会定点接待户的门牌,屋内的几个房间整洁干净。“到这儿来居住就像到家一样,吃住随心愿、饭菜无公害,大米粥、小咸菜、咸鸭蛋、笨鸡蛋、旱黄瓜……想吃啥做啥,想住多久住多久。俺村是本钢老年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这些摄影家一来都住在俺们这儿。” 
  不出家门就能挣钱,这是孟凡利和周秀莉一家过去想都没敢想的事情。“俺们村地理位置不占据优势,很少有人旅游往这儿来。现在好了,本钢老年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设在了这儿,为俺村制作的专题宣传片老美了,好多人慕名而来,逢上‘十一’房间早早就订出去了。”“等今年软枣子产业基地产果了、大棚蔬菜下来了,村里有了采摘园,俺们的生意会更红火。”憧憬起未来的日子,孟凡利俩口子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如今,经济收入翻了好几番,早已顺利脱贫的关丽颖更是逢人便夸党的好政策,夸本钢人是自己的“娘家人”。“有了好项目就有了好出路,若不是有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有本钢这样的大企业帮着找出路,俺们家也不会这么快脱贫。”
  “本钢集团的产业扶贫让石虎子村这个贫困村和村里的贫困户,以一种更有尊严、更为自主的方式,改变贫困面貌,进入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望着满山遍野正在“猫冬”的2.31万株软枣子,付德军信心满满地说:“石虎子村以软枣子、无公害温泉富硒大米、绿色蔬菜种植为核心,融入产品加工、观光休闲、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庄园经济’,一定会打造出具有石虎子村特色的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来源:本钢集团

编辑: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