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彤彤
打开微信小程序“找民工”,目光很容易就被主页上橘色标识的“我要找活”4个字吸引。这是一个专门为民工开发设计的公益小程序,可以帮助民工线上找工作。自今年7月份“找民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以来,截至目前已吸引272名民工兄弟、76名“老板”实名注册,实现线上找活290余人次。这些民工兄弟大多是济南周边的,还伴有临沂、淄博等周边城市的外来打工者。通过这个线上平台,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小程序带来的大福利。这个微信小程序,是山钢集团的员工开发的。
民工找活儿不易催生程序开发
张念彬,“找民工”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者,目前就职于山钢集团济钢创智谷科技服务分公司。谈起程序开发的初衷,张念彬记忆犹新。
“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大约5点钟,我路过劳务市场,没想到那么早那里就已站满了人。寒风中,他们冻得直跺脚,当看到有老板来时,立刻围上前去,争抢着去应聘,可是能揽上活的很少,更多人只有继续等待。”看到这一幕,张念彬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民工兄弟找个活还是这么‘原始’呢?”
张念彬暗暗发誓,一定要设计一款适合民工线上找活的小程序。说干就干,今年春节过后,他便忙活了起来,第一步就是去济南的4个大型劳务市场做调研,跟民工聊天成了他的“兼职”。当张念彬给民工兄弟介绍他开发的免费小程序时,大多数人都表示不理解,追问他图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让民工兄弟不再受冻讨活和‘忧薪’!”张念彬坚定地说。
开发小程序需要注册实体公司。然而成立一家公司谈何容易。从资金、人员到审核、批准都难上加难。在得知他的困难后,济钢创智谷在项目孵化、创业支持、专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最终张念彬的鲁鲁生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注册、成立并入驻济钢创智谷。
持续推广 服务更多基层民工
小程序设计成功后,下一步就需要持续推广。张念彬在日常工作之余,跑遍了全济南的劳务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贺文超就是其中一个。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贺文超用“找民工”微信小程序在他家附近找到一个活,干完验收后立马拿到了钱。他兴奋得马上给张念彬打电话:“你这个小程序太好了,找活方便,实名认证后还不怕不给钱,我想和你一起干!”自此,贺文超加入“找民工”项目。
关于下一步的规划,张念彬想通过进一步研发,实现平台资金的安全保障。也就是说,客户在发布任务后先将工钱打入平台,任务完成验收后,钱便自动转到民工账户中,彻底解决拖欠民工工资等问题。同时,他还计划通过客户与民工双方互评,定期评选“金牌民工”,并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就在前几天,“找民工”微信小程序成功亮相第五届济南电子商务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泉城电商大会,吸引了众多与会者驻足围观,并与农业银行山东分行等单位在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对于未来,张念彬充满信心:“万事开头难,但是我觉得正在做一件正确的事,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希望在我的创业路上,能结识更多的朋友,一起把‘找民工’微信小程序做好、做大、做强。”
《中国冶金报》(2019年11月19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