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做为一家坚持“党建为魂”企业文化的民营企业,方大九钢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2018年以来与企业所在地湖口县团墩村开展结对帮扶,企业变“输血式”为“造血式”,逐步让湖口县城山镇团墩村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因地制宜定方案
作为“十三五”期间的贫困村,湖口县团墩村在2017年8月通过“两重两轮”精准识别,当时确认共有贫困户31户96人,该村主要以种植棉花、水稻为主,经济产业落后,脱贫工作可谓任重道远。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团墩村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实现脱贫,是摆在方大九钢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确保实现精准扶贫,少走弯路,方大九钢在定点扶贫之前,多次会同镇、村两级班子人员商量帮扶规划,制定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成立精准扶贫工作小组,选派驻村工作人员。公司负责人率队到团墩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该村有耕地面积2600多亩,水域面积(包括山塘)400余亩,但因为劳动力外流、土地抛荒等问题,土地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为摸清底数,方大九钢驻村人员同镇、村委班子研究制订了入户调查计划、村情调查表等,通过上户走访,详细掌握贫困户的家庭现状,分析全村致贫原因,建立了数据准确、内容详实的动态贫困台账。在此基础上,企业重点考虑村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依托土地做文章”的扶贫初步思路。
全心全意为村民
“精准扶贫不仅要帮扶贫困户在经济上尽快脱贫,更应关注贫困家庭的生活问题,帮扶就要帮扶到心坎上,尽快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方大九钢党委书记徐向阳说道。自与团墩村“结穷亲”以来,方大九钢凝心聚力,着力于为团墩村摸实情、谋举措、做实事。徐向阳多次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与村、镇相关负责人座谈,就地办公。“你们的蔬菜基地怎么样了?乡亲们今年的收成增加了吗?”“村里的有机大米、蔬菜种植等帮扶项目进展好吗?目前还有哪些困难?”每到逢年过节,方大九钢扶贫人员在走访慰问送温暖过程中,总是关心地询问着该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当得知优质农产品销路畅通,乡亲们收入增加了,对未来充满信心,干起活来更有劲时,大家总是高兴地鼓励乡亲们说:“扶贫的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脱贫致富。”
“团墩村的每一户贫困户,我都对其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方大九钢驻村扶贫书记助理柳晓刚说,他长期吃住在团墩村,早已和贫困户结为亲人朋友,并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存在的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和解决办法,真正做到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精准施策拔穷根
精准扶贫若要拔掉‘穷根’,必须得开对‘药方’,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要因贫施策,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真正做到让老百姓脱真贫、真脱贫。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方大九钢克服困难,针对团墩村产业基本情况,对症下药。2019年,该公司捐助扶贫资金200万元,流转土地1050亩,启动了蔬菜种植、优质水稻种植等三个扶贫项目。在水产养殖上,养鱼蟹150亩;蔬菜种植上,平整露天蔬菜200多亩。另外,种植优质水稻400亩。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套种的方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整体产值。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谈到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柳晓刚显得既自信又兴奋。依托产业扶贫新模式,团墩村实施“支部+产业+贫困户”,以承包制承包到个人,并要求招收建了档的贫困户优先就业。依靠这一模式,全村带动贫困群众20余人,将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基地承包出去,全年为团墩村集体经济增收接近20余万元,一举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困难,帮助部分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关键时期,只要团墩村还有贫困户,九钢扶贫人就坚决不收兵。”徐向阳在部署下阶段扶贫工作时反复强调。接下来,方大九钢将帮扶重点放在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以农产品种植、水产养殖等为主导的绿色生态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真正让帮扶对象走出贫困,走向全年小康。(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