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奋战抗疫一线的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共产党员先锋突击队

2020-02-18 11:02:00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上,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名字叫“共产党员先锋突击队”。当疫情来袭的时候,他们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在隔离防护、体温监测的安全防疫一线上,在保洁消毒、物资供应的后勤保障一线上,在坚守岗位、保产达效的生产经营一线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汇聚起平凡的力量,奋战一线保证生产、抗击疫情,用奉献和坚韧诠释着“河钢精神”。
 

  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党委迅速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先后7次针对疫情发展和防控工作做出调度部署,大力开展“抗疫情,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打好这场抗击疫情的关键战役,要求全体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坚守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牢固构筑起疫情阻击的坚实防线。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了节假日休假,入党积极分子窦晓峰从除夕开始,连续坚守防疫岗位20个昼夜,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早日入党的决心,践行了服务群众的忠诚。

  数九寒天,顶风冒雪。第三党支部书记董斌英带领支部党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组成的“党员先锋突击队”,24小时值守在公司的8个疫情防控点。他们逐个区域检查联防联控点,查看防控措施落实和防疫物资保障情况,发现问题隐患及时解决;他们不间断对人员来往密集区域进行消毒,定时定点监测消杀标准;他们对外部来港人员,特别是来源地域广和有复杂异地人员接触史的大车司机、业务客户做登记、量体温、看证件、查车辆,做好病毒传播隐患的隔离防护;他们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报,宣贯普及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防护知识,把安全健康和自我防护知识实实在在的扎根在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心中。

  扎根疫情保障第一线

  面对疫情,抗疫物资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公司抗击疫情、守护健康的坚实后盾。在除夕疫情调度会,该公司党委做出升级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抗击疫情,针对除夕防疫物资门店大多歇业的情况,共产党员田俊稷和入党积极分子窦晓峰,挨门挨店的采购防疫物资,由于防疫物资短缺,很多药房和店铺均已断货。大家分头行动,分散采购,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紧急采购了首批3000个口罩和200余瓶84消毒液和75%医用酒精,为公司抗击疫情提供了基础保障。

  防疫物资有了着落,疫情防控却又遇到了一个新难题,该公司要实行群防群控,而公司是一个占地近1600亩的开放式管理区域,要将这么大的区域实行有效的病毒隔离和疫情防控,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口岸楼的人员排查和清洁消毒即时重点也是难点……经过春节全体值守人员当夜的谋划讨论和模拟实践,一套二防三门四件套五量化的防控方案出炉了。二防即以部门单位、人员隔离形成的人防和以厂区视频实时监控定位的技防;三门即口岸楼办公区域正门、商务部大门和职工食堂门口三个区域进行排查登记和体温监测;四件套即登记表、防护服、体温枪、隔离区设施;五量化即机关单位责任区域量化、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量化、外来人员排查标准量化、应急隔离服务标准量化、环境清洁消杀标准量化。通过将该工作法推广至全公司范围,使敞开式管理的公司码头、铁路库场、办公住宿区域全部纳入疫情防控保障行列,真正做到疫情防控无死角。

  决战保产达效第一线

  疫情势要抗击,企业更要发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保产战争中,该公司的党员团队涌现出一大批担当作为、甘于奉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联名提交“请战书”,主动请缨坚守岗位,并主动承担了办公、住宿和食堂全部人员密集区域的门禁排查和消毒消杀工作,加班加点为公司疫情防控、市场开拓和保产达效做好服务。第二党支部委员刘冠汝介绍说:“为避免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但又要做好市场开拓,商务部业务沟通只能靠电话和微信联络,一天甚至要接打上百个电话,手机辐射的耳朵都热了。努力总有收获,2月上旬我们就完成了62万吨吞吐量,延续元月‘开门红’的良好经营势头,也为本月顺利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开了一个好头。”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生产顺畅, 老党员韩小建和90后党员李瑞桓主动放弃休假,在做好生产作业和现场管理的同时,主动到厂区大门疫情防控点的值守防疫。他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保证船舶装卸和铁路库场作业的同时,他们按要求认真疏导职工心理,身先士卒对每台门机的驾驶室进行通风,用酒精擦拭门机驾驶室手柄、操作台、对讲机、门把手等,对侯工室进行消毒,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突击队员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抗“疫”一线,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黄骅港公司的“党员先锋”就像是一面鲜艳的旗帜,飘扬在抗击疫情和保产达效第一线,他们誓要以实际行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和保产达效的攻坚战。(戴玮序)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