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就不要捐款了。心意我们一定转达给党组织。”“我是很困难。但这些年,我患病期间,党组织多次关心我、救助我。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现在国有难,作为一名党员,再困难我也要捐,请党组织一定要收下我这一点心意。”3月5日,河钢邯钢离退休管理部罗城头工作站罗三党支部书记周艳娟眼含热泪收下了一位身患癌症的退休老党员100元捐款,并用力记下了他的姓名。
疫情发生以来,河钢邯钢广大离退休党员始终心系国家、心系企业,一方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率先垂范,坚持少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不传谣、不信谣,坚决做好自身防护不给国家添负担,一方面始终关心关注着疫情。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中央领导同志带头捐款,听说这几天公司党委组织全公司党员自愿捐款呢,很多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在家里就坐不住了。
“没有中国共产党,怎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疫情面前,我们不能到一线,但一定要为国出一份力!通过捐款方式表达爱心,增加力量,尽一份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询问捐款的事。
3月5日,嗖嗖的小北风刮的十分寒冷。在河钢邯钢罗一生活区小广场,出现了许多裹得严严实实、戴着防护口罩的老同志、老党员,他们间隔1.5米以上距离,排队有序,一个个争先恐后为抗击疫情踊跃捐款。
一位83岁的老党员张发瑞从市郊骑着三轮车来到工作站捐了1000元。他说:“我亲手把捐款交给党组织,心里的感觉那是不一样的。”针对这种情况,为避免室内空间的狭小,做好防护,工作站不得不在小广场摆放桌子,设置捐款接收点,负责收款的几名离退休党员志愿者分工合作,收款、登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我们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今天,每个时期都是得益于党的领导,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啊!党的恩情,咱永远不能忘!”退休已多年的公司老领导王达斌捐款1000元。
党员丁养元年迈行动不便。早在3月4日,他就打电话开始询问,并迫切要捐款1000元。“您千万别出门啊,我上门给您服务去!”,党小组长李金田来到老人家门口收取,完成了老人爱心捐助的愿望。
离休干部、党员张永洁主动打电话给党支部书记路玉和,并委托80多岁的老伴,带着浓浓的爱心,将500元捐款送到了党支部。
身居外地的退休党员陈明志、林永增等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捐款,身在国外的党员郑士敏提前几天就询问想方设法捐款,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98岁高龄的高立业、94岁高龄的王爱廉、94岁高龄的党员郑永平……很多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离休干部行动虽然不便,自己也不会用网络支付,就让子女将捐款送到所在党支部或通过手机与所在的党支部联系,通过微信完成捐款。
离退休管理部各个工作站的党员通过采用微信、支付宝、代缴等各种形式踊跃捐款,有在邯郸市的、有在河北外省的、还有在国外的……
3月5日傍晚,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广场上捐完款的党员们一一回家了。气温更低了,负责收款的工作站人员和离退休党员志愿者们,跺跺发麻的腿脚,伸伸酸疼的胳膊,清点捐款数额,手里象捧着燃烧的火焰,心中充满着喷涌的力量……
危难面前展现的是山河志、家国情。河钢邯钢离退休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截至3月6日,1926名离退休党员捐款182707元。疫情还未结束,战斗仍在继续,众志成城,绚丽的春天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