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扶”出一片好光景

2020-12-03 08:51:00

  本报通讯员 柳海兵 董晚

  “听说了吗?今天安钢一生活区职工服务部蔬果全场8折!”11月16日上午,安钢一区职工服务部人声鼎沸,客流量甚至超过了双休日。职工服务部门口挂起了“热烈欢迎安钢定点扶贫村——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李大晁村进驻职工服务部”的鲜红条幅,顾客纷纷被吸引踏入店门。
  李大晁村美佳蔬果合作社社长李见民从满载着新鲜蔬果的大货车上跳下来,配合几位员工马不停蹄地把成箱成袋的农产品搬运到货架上。货架上方挂着醒目的标语牌——“安钢扶贫农产品专区”,旁边已经有不少顾客翘首以盼新鲜农产品的上架售卖。“我们带来了30多种蔬果,更增加了内黄县特色手工馒头和面条,希望能卖得更快更好!”李见民说。
  货架上,鲜绿色的大葱、青椒、丝瓜、油菜等蔬菜整齐排列,与鲜红色的红提、苹果、圣女果等水果交相辉映。色泽鲜亮、颗颗饱满,果蔬极佳的品相和实惠的价格引得顾客争相选购,称重处顷刻间排起了长龙。“一棵娃娃菜只卖8毛钱,我要多囤点带回家。”一位退休职工开启了“囤货模式”。首次上架的馒头和面条也特别受欢迎,安钢新选派李大晁村驻村第一书记申卫兵充当起了售货员,热情地为顾客介绍:“这都是村民自己加工制作,吃起来绝对健康。”
  11月6日,李大晁村农产品正式进驻安钢一生活区超市。这并非安钢首次开辟扶贫农产品专区。早在7月28日,安钢缔拓公司就与李大晁村美佳蔬果合作社签订协议,将扶贫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供安钢四区超市。作为初次试水,此举大受职工喜爱,短短3个月内扶贫专区平均日收入就可达到1000元,共为李大晁村村民增加了约9万元收益。
  自2015年8月份对口帮扶豆公镇李大晁村以来,安钢依托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保障救助五大平台,通过综合奖补、企业带动、到户增收、教育培训、民政救助等扶贫措施,共帮助30户103名贫困人员实现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由帮扶前的0元上升至现在的15万元以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逐年攀升,由2015年安钢帮扶前的8000元,上升到目前的14000多元。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减小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安钢把消费扶贫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打造“集中采购、线上销售、线下销售”三位一体消费扶贫新模式,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
  打造“集中采购”平台。安钢将消费扶贫与工会会员普惠活动相结合,以购代捐、以买代帮,集中采购李大晁村鲜桃近22万公斤,总价值达90万元;集中采购河南省扶贫产品展销中心推介的驻村第一书记特色扶贫农产品;组织帮扶责任人集中采购李大晁村贫困户农产品,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打造“线上销售”平台。安钢积极引进天猫电商和“每日一淘”等电商平台,依托李大晁村种植合作社构建“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李大晁村销售鲜桃25万公斤以上,同时带动豆公镇销售大桃200万公斤以上;开展直播带货、抖音短视频促销等活动,帮助李大晁村销售大桃、花生、笨鸡蛋等农产品。
  打造“线下销售”平台。一是农产品进超市。帮助李大晁农产品进驻安钢生活超市,设立安钢扶贫农产品专柜,截至目前帮助销售13万余元的果蔬农产品。二是农产品进食堂。第二炼轧厂职工食堂与李大晁村合作社签订供需合同,解决2000余名安钢职工用餐问题。三是开展田园采摘活动。安钢邀请多家单位团体到李大晁村开展采摘活动,帮助销售农产品。
  “此次李大晁村与安钢一区职工服务部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合作,通过在四区超市先行先试,我们更精准地了解了安钢职工的需求和购买力,在一区职工服务部这个更大的平台,根据实际补充品种、调整价格,让安钢职工尽享优惠新鲜、村民收入持续提升,最终达到职工、村民、超市三方共同受益。”李大晁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兆利说。
  作为安钢内部消费扶贫的平台,安钢缔拓公司的脚步也没有停止。“下一步,我们将在安钢六区、美好生活等超市陆续开设扶贫农产品专区,同时为动力厂、焦化厂等全厂区食堂引进直供服务,先做到安钢全覆盖,再随着缔拓公司外闯市场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出去,最终面向更广阔的市场,用源源不竭的‘消费扶贫动能’,为安钢的扶贫事业‘扶’出一片好光景。”安钢缔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中国冶金报》(2020年12月03日 02版二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