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近年来,萍安钢铁从采购、生产、销售、研发到物流、客户服务等进行全方位升级,不断完善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工业能力,构建了涵盖办公、财务、人力资源、采购、销售、物流、仓库、生产、计量等全方位信息平台,做到了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统一;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使岗位得到高度集中和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推动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近年来,该公司在信息化方面按下“快进键”,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建立了集中计量系统、产销一体及全流程MES系统、原燃料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等,大大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盘活了人力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
集中计量系统可以称之为信息化建设的得力之作。该公司有汽车、火车、皮带、行车、辊道等计量设备48台。自动化部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计量系统进行了多次升级优化,通过远程数据采集、视频监控、自动图像抓拍等技术实现了两个生产区、跨20公里区域的远距离、智能化的大规模集中计量,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计量的可靠性。汽车计量时,上磅后通过车号自动识别,获得车号以及绑定的物资信息,司机在计量一体机上自助完成计量,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集中计量后,司磅员由原来的148人,精简到36人。
产销一体及全流程MES系统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企业整体效益为追求,通过流程优化、资源整合、集中管理,实现“产供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对生产进行全流程管控。该系统运行后,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管理、工艺参数跟踪、物料消耗跟踪,以及台账报表和日成本报表的系统功能,为生产工序精细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企业成本,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该公司建立了智慧物流系统,该系统包括原燃料厂外物流在途管理、原燃料进销存管理、原燃料货款结算管理、原燃料运费结算管理4大模块,实现了从原燃料进厂、收货、验收、入库、出库、结算等全流程的物料数据链管理。物流运输全程实现GPS跟踪,在什么位置,打开系统就能在地图上显示。汽车从门岗进厂开始,排队、计量、取样、卸货全程跟踪,司机可通过手机APP及时掌握前方有多少车辆等待计量、是否可卸货等信息。智慧物流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工填制报表、人工传送单据、电话口头沟通等方式进行的原燃料管理工作,规范了各种操作行为,也降低了人工操作出错的概率,并且节约了数十万元的开发费用。
自动化方面,该公司在传统工业设备设施的基础上,立足本身,围绕提效率、稳质量、保安全、降成本等需求,不断加大自动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升级改造,各工序全方位实现了PLC自动控制,轧钢等工序自动控制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
萍安钢铁投资1亿多元对安源生产区原料场卸车方式进行改造,新增火车翻车机1台,堆取料机3台,同时增加7个受矿槽,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的人工辅助汽车自卸卸货模式,不但大大加快卸货速度,提高作业率,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原料分类、均匀堆放,解决以往因人工卸货造成的混堆、混料问题,极大提高了原料的稳定率;连铸机钢水液面自动控制、检化验自动取样、高炉炉内热成像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操作岗位分散、效率较低是传统企业弊病。该公司利用工业互联网、远程数据采集、视频监控、自动图像抓拍等技术建成了保卫监控大厅、集中计量大厅、检测监控大厅、物运管控大厅、动力供水大厅等多个集中管控大厅,工作环境及工作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并根据各工序岗位的特点,分类集中了道口工、轧钢看火工、动力风机操作工等岗位,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艺自动化控制程度。自动化成为高效、降本的利器。
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赋能,给企业插上智慧翅膀。“两化带来的便利和高效率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我们不断加快建设步伐,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收成。”自动化部信息中心员工兴奋地说。
乘着智慧的翅膀,萍安钢铁的两化深度融合正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工艺流程、稳定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威力”,推进企业自动化管理转型升级,让工业生产过程变得更智慧、更便捷。 (彭云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