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云
作为首钢水钢帮扶的海螺村,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正着力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7月7日,海螺村迎来了第一批观光打卡的游客,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拍摄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振兴示范点海螺村的风采。
一大早,在首钢水钢驻村第一书记张家相的带领下,76名游客乘坐旅游大巴穿梭在海螺村的观光景点中,感受原始生态的喀斯特地貌和山地风光。在草山观景台,游客和当地村民对唱山歌,有说有笑地感受本土文化特色,有的游客还在现场录制视频发微信、发抖音。在海螺石林,游客们爬上半山腰的草坪,伴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山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空气清新,游客们纷纷合影留念,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海螺村原始石林风光的美景。
当天中午,游客们在农庄品尝当地的鸡火锅,感受厚道朴实的海螺餐饮。
在小康菜园广场,游客们用《唱支山歌给党听》《打靶归来》等革命歌曲激励大家缅怀先烈、奋发图强。随后参观了小康菜园。一路上,张家相为大家讲解了海螺村地方特色文化、风土人情和村民观念变化。大家纷纷称赞道:“张书记不愧是海螺村的导游和形象代言人。”
在海螺村村民田茂昌家的李子采摘园里,一个个红色李子挂满枝头,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在李子林间,不时夸赞李子的美味和分享采摘的乐趣。
海螺村的乡村旅游一直是张家相的心头事,他经过多次调研走访,最终与相关单位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康养旅养一体化的新乡村旅游产业,让游客深入农户家中,形成独特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模式。同时,海螺村不断完善服务,激励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助推海螺村村民增收致富。
张家相说:“‘农旅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场日积月累、不断坚持与创新的持久战。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扩大规模,引进更多的水果品种;加强服务,形成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为海螺村振兴打造‘新引擎’。”
《中国冶金报》(2021年9月14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