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建 栾长河
多年来,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型钢厂异型轧钢车间把建设“有型”支部作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才。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该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2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团建“有型”育匠心
今年22岁的陶楠楠,2019年从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毕业后入职到该车间,成为一名轧机预调工。正当初到岗位的他感到迷茫时,该团支部吸收他加入“异彩青年创新之家”。这是一个专门培养青年后备力量的大家庭。在这里不到一年,陶楠楠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匠心型”班长。
与陶楠楠的经历相似,今年26岁的赵珂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走上轧钢岗位。后来在“异彩青年创新之家”青年们的感召下,他潜心钻研轧钢工艺和操作,很快成为岗位上的佼佼者。不久前,他被选拔到车间工艺组任技术员。
陶楠楠和赵珂只是车间众多青年工匠型人才中的代表。该团支部借助“异彩青年创新之家”,强化榜样引领,吸纳了更多的青年模范和人才加入进来。近年来,该团支部有6名团员青年得到职务晋升,4名青年进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数十名青工成为各专业技术骨干,彰显了团支部的引领作用和青年的标杆效应。
不仅如此,该团支部还在“有型”支部建设中,强化思想引领和阵地建设,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论坛、青年大学习等活动。同时,该团支部还通过建设团员青年活动室和交流基地、开通“智慧团建”平台等形式,引领青年学精神、树匠心、学技能、做匠人,夯实了青年的理论根基。
建功“有型”立匠品
5月中旬以来,异型轧钢车间工艺组组长王德彪更忙了。他带领青年骨干,对小规格H型钢翼缘斜度超差难题进行攻关。
王德彪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2013年入厂后,立志扎根一线,岗位建功。他从精整工干起,两年后,凭着出色的表现,抽调参加异型钢产线建设,干上了轧钢工,后来当上了技术员。产线投产当年,他就独立完成了电力角钢4个子规格的产品开发项目,并全程参与了生产线所有产品的开发。2017年,他主导的“提高异型线钢板桩(PU400x170)合格率”六西格玛黑带项目获该公司年度唯一一项特别贡献奖。多年来,王德彪主持实施的成果近20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成为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质量能手、莱芜分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在如王德彪这样的青年员工助力下,异型钢产线成功开发出门架槽钢、叉车横梁、槽钢等11个规格新产品,出色完成了北极中俄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用钢。
依托过硬的产品品质,山钢莱芜分公司型钢厂异型钢产线被誉为高精尖型钢产品的“孵化地”和国内外重点项目的“根据地”。2021年,山钢莱芜分公司型钢厂“异型钢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山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参评全国冶金科学技术奖,“异型线冷床防弯置挡装置”项目被命名为山钢“金点子”项目并在山钢集团推广。
服务“有型”传匠艺
“素质过硬,质量才能过硬!”这是该车间轧钢大班班长刘金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97年,学习电工专业的刘金财毕业后就当上了电工。经过两年的自学,他当上了轧钢工。他参与生产的北极亚马尔液化天然气等项目用钢,成功打入欧洲尖端市场;他提出的“自动+手动”快速切换轧制法,提高轧机速度0.5米/秒;他参与研发的130余个规格高、精、尖型钢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促成了与国内三大龙头叉车企业的战略合作;他所带领的轧钢大班,一次合格率等指标稳居国内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山钢工匠”“山东省冶金行业首席技师”。
刘金财最大的愿望是将自己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异型轧钢车间团支部设立的“异彩青年创新之家”帮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多年来,刘金财先后培养精轧、粗轧主调岗位技术骨干近30名,有9名职工走上领导岗位;他带领的技术团队荣获型钢厂特等功等嘉奖。
青年孵化基地“孵”出倍增效应。在巩固“异彩青年创新之家”匠艺传承的基础上,该团支部不断扩大专业人才后备力量。目前,异型轧钢车间有1人当选团省委委员,3人获全国钢铁行业、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6人成为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3人入选公司“青年三百人才”队伍。
《中国冶金报》(2022年06月01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