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兆军 通讯员 秦佳佳
共产党员杜少永,是河钢邯钢流公司第二原料车间设备技术员。在工作中,他立足岗位,不断开拓设备管理新思路。近两年,他先后对皮带机的缓冲床、皮带清扫器等10多项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改造,降本增效1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与担当。
河钢邯钢物流公司第二原料车间肩负着河钢邯钢西区各品种原料受卸、储存、混匀料加工、皮带传输等生产任务。利用皮带运送冶金原料是该车间的重点工作,而皮带机的缓冲床是对皮带保护和对漏斗漏料起到缓冲作用的关键设备。在没有使用新式的聚乙烯层表面弧形设计缓冲床以前,传统的缓冲床使用的是普通托辊支架,存在检修时皮带更换困难、皮带容易跑偏掉料、皮带容易产生纵向撕裂等问题,不仅影响原料运送,还影响着皮带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杜少永开始在新的原材料使用上进行摸索。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借鉴其他企业的使用材料,最终将解决问题的关键锁定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上。“采用特殊的高分子聚乙烯做缓冲床表面,保证了输送带运行的顺滑流畅,使输送带与缓冲条之间的摩擦系数降到最低,且耐磨性好。”杜少永介绍说。
缓冲床使用了高分子聚乙烯做表面,超高弹性特种橡胶层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物料冲击力,保证了输送带的面与面的接触,受力均匀,有效防止了由于托辊断裂、脱落造成的皮带纵向撕裂问题。该材料具有耐磨性好、不变形、不损伤皮带、中间不使用托辊等优点。“利用创新手段,设计改造新式高分子量聚乙烯表层缓冲床,经过大量物料运送使用,效果良好。”杜少永介绍说。目前,该设备已经在3台堆取料机大车上进行了推广使用,因缓冲床引起的事故的概率下降了80%,皮带的使用寿命延长了20%,每年可节约维修时间48小时、节约皮带磨损和挂扯费用30万元。
作为设备技术员,杜少永时刻关注着设备运行效率,想方设法解决着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该车间物流传输皮带众多,累计起来多达170余条,而皮带小车占50余条,小车皮带为下游皮带输送物料提供多种路径。小车皮带大都是正反转运行,运行时会造成皮带轻微掉料,有时物料会直接掉到下皮带上,造成皮带卷料,导致皮带跑偏和滚筒磨损,严重影响皮带和滚筒使用寿命,同时还增加了职工清料的劳动强度。原来车间使用的皮带清扫器为三角清扫器,只能清除一端掉料,无法彻底决解决掉料问题。
看着职工们清理皮带上的掉料很辛苦,杜少永陷入了新的思考:“如何通过在小车皮带上加装调偏支架,对小车皮带进行调偏、纠偏,解决皮带跑偏掉料问题,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杜少永经过现场多次观察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制作出新式的菱形刮料板,无论正反转,皮带上的物料都可以自行清除,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这项改变一年可节约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近50万元。
与此同时,杜少永还积极参与翻车机和堆取料机等岗位的“人机分离”项目创新工作。该项目通过设备远程操控和监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河钢邯钢物流公司二次料场和翻车机岗位无人值守远程操控作业,做到作业现场无人化。
《中国冶金报》(2022年07月06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