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兆军 通讯员 刘明婕
10月17日上午,在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炼钢厂转炉车间操控室内,炼钢工、技术管理人员紧张地忙碌着,他们紧盯着电脑上闪烁的技术参数,不时通过对讲机向一线传达着各项指令。一旁的电子显示屏上,徐徐滚动着“奋发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字样,彰显着钢铁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炼好高端钢的信心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代表唐笑宇就来自我们车间,作为唐笑宇的同事,我们车间的83名党员干部群众都倍感光荣和自豪!大家决心以唐笑宇为榜样,争当最好的炼钢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车间党支部书记李章勇激动地说。
进入转炉车间,抬眼望去,天车吊着巨型钢包从空中划过,巍峨的转炉虎踞龙盘,熊熊的炉火灿若朝霞。“现在我们炼的是O5板汽车用钢,是高端汽车板中的‘皇冠’级产品,是国内使用等级最高、表面质量要求‘零缺陷’的冷轧薄钢板,也是汽车板中生产难度最大的产品。”车间主任孟凡雷指着2号转炉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说,“近年来,我们车间瞄准汽车行业高端材料需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汽车板是近年来邯钢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材料,高端客户对汽车板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要求不断提升,倒逼钢水纯净度等指标提升。其中,终点氧含量是影响钢水纯净度的重要因素。理论上,降氧会导致钢水中的磷等成分超标,不降氧就很难提高纯净度。技术创新就要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我们终于破解了这一行业难题。目前,汽车板钢水终点氧含量由原先的712百万分率降至约400百万分率,极大提高了钢水纯净度。”
转炉车间是整个炼钢厂的“尖兵”,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都占大头儿。为此,唐笑宇等技术骨干一个指标一个指标地攻,一分成本一分成本地降,成功将260吨转炉工序的石灰消耗降到吨钢15公斤,仅在石灰消耗这一项指标上就可以使每炉钢的生产成本节约3000元。李章勇打开手机上的计算器,向《中国冶金报》记者算起了降本账。
闫龙格是转炉车间唯一的冶金专业博士,这名去年刚入职的小伙子在唐笑宇的帮带下,从零实践基础的职场“菜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冶炼专业研究员,翻译了40多篇外文技术资料,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说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闫龙格翻出手机上的截图:“这张概括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内容的图片,我已学习了10多遍。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唐笑宇那种‘炉前餐、车间眠,碰倒南墙不回头’的科研攻关精神,做新时代劳动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勇于创新的实践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凝心聚力创佳绩,踔厉奋发向未来。那股干劲儿,写在一张张刚毅的脸上,写在进一步加快的脚步上,写在不断刷新的“转炉工序劳动竞赛榜”上。
“经过持续的科研技术攻关,我们炼每炉钢所需的时间从早期的50分钟缩短到了现在的35分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攻关,争取将炼一炉钢的时间缩短到30分钟。我们要通过深入的学习,让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在产线、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向唐笑宇等身边榜样学习,加快自主研发新技术,生产精品钢、高端钢、‘争气钢’,打造一流炼钢车间。”李章勇表示。
《中国冶金报》(2022年11月2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