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汉杰 通讯员 殷艺
进入第四季度,疫情防控日益复杂,经济发展困难叠加。
“非常”时期,酒钢集团积极践行国企责任,以最快部署、最大力度、最暖关爱、最强行动,稳增长、保民生、战疫情,最大限度地组织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居民生活物资、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国有企业在困难时期的“压舱石”作用。
以最快部署,全力保生产稳增长
10月中旬起,甘肃省嘉峪关市加大抗疫力度。为了生产组织正常运行,酒钢采取“非常”举措,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及各级领导干部24小时驻厂办公,1.9万名职工驻厂工作,由三班倒迅速调整为两班倒,全力以赴保生产、稳增长。
酒钢打破原有的分工模式,成立7个专责工作组,及时研判和处置异常情况,着力打通堵点与难点,统一调度原料保供、现场保产、物流运输、产品销售、疫情防控等工作。经过上下共同努力,10月—11月份,酒钢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超100%,收入、产值、利润全面完成计划。其中,产值达152.7亿元、超计划9.0%,利润总额达4.5亿元、超计划14.3%。
以最大力度,担当保供保障责任
酒钢集团坚决把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将民生保障放在优先地位。嘉峪关市居民使用的电、煤气、暖气,主要由酒钢生产供应。依据突发情况下的生产组织工作预案,酒钢加强自备发电机组和焦炉运行管理,对电力设施、供暖系统保供能力、电煤库存等进行逐项梳理,确定应对措施,制定单项应急方案,保障物料连续供给,确保集团公司电力运行和民生安全。
酒钢积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多渠道筹措蔬菜、水果、大肉、鸡蛋、米、面、油等民生物资,通过酒钢所办的宏丰超市供应全市,全力稳定价格,确保线上商城正常运行,保障酒钢宏丰超市民生物资不断档。
以最暖关爱,助力全市抗疫
进入11月中旬,气温骤降,在户外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酒钢医护人员,牵动着酒钢领导的心。在寒潮到来前,酒钢紧急购置34个核酸检测亭,配置在全市各核酸检测处,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酒钢全力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嘉峪关市抗击疫情,向嘉峪关市捐赠医用防护服6万套、医用手套8万双、单人折叠床3100张、救护车7辆、N95医用口罩7万个、医用隔离面罩7万个、床品3100套、军绿色棉大衣320件,捐赠实物价值超660万元,以实际行动为嘉峪关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援。
以最强行动,保障职工生命安康
酒钢坚决把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急采购调配2万余件床铺、被褥等生活物资,配发314个电暖器和300条电热毯,全力保障驻厂职工的生活需要。气温骤降后,酒钢紧急采购2万套保暖内衣送给每位驻厂职工。酒钢落实驻厂职工配餐事宜,各单位错峰取餐,分级发放至各岗位;关注驻厂职工健康问题,重点排查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等慢性疾病,配送各类药品1253盒;紧急购置67个移动厕所,为驻厂职工提供便利。
《中国冶金报》(2022年12月21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