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李卫东都在开启三地“通勤模式”,宣化、沧州、天津,刚刚离开一个地方又马不停蹄地转往另一个地方。这些海港城市他却无暇留恋,反而将脚步停留在城市中的企业间。
李卫东是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职教中心招生办主任,也是一个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这几年,在该公司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职教中心招生规模逐年攀升,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李卫东的工作思路也越发地活络起来。他深知,要积极大胆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就得拿出舍我其谁的拼劲,招生部门自然得率先走出办公室、离开办公桌,将业务深入各地招生现场去。不仅如此,李卫东还带着整个科室完成市场化角色转换——由咨询性转向服务型,在毕业生和就业单位之间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这不,今天,李卫东的访企目标是沧州某装备制造公司,职教中心的很多优秀毕业生一毕业就到了这个单位工作,小伙子们年纪轻轻,刚20出头,已经在该单位开始崭露头角了。
“到集团办公室工作已经快一年时间了,感觉自己比较适应,也有了新的想法,特别想让李老师把我的一些心里话带给学弟学妹们。”正在和李卫东交谈的是中心2019级毕业生宋玮,现在该公司办公室从事文职工作。
“宋玮,你在这里踏实工作,有什么问题,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不管毕业多少年,你们都是这里走出来的学生。”李卫东了解着毕业生的工作学习状况。
“你呢,陈飞宇?不到一年的时间从毛头小伙子到现在的副工长,你在一线会大有作为的。”李卫东询问同是2019级冶金专业一线岗位的毕业生。
“专业对口,干得挺顺手。我经常和学校老师们联系,和老师们分享我的成绩。”
······
除了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需求外,李卫东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听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评价,向相关负责人了解行业发展对于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帮助职教中心制定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方向,最终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质量的就业,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奔赴”,也实现职教中心以市场为到导向,立足职业技术教育反哺的良性循环发展。
回程的路上李卫东带回了企业的用人调查数据,也带回了优秀毕业生对新生们的寄语。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他又要到各个区县去进行招生宣传。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奔波早已是李卫东的工作常态,但在他看来,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满意就是令他最欣慰的。
据悉,今年,职教中心招生人数同比提高近10%。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