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津西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侧记

2024-06-28 11:57:00

  “这儿显示的是汽包压力、这儿显示的是汽包液位……这些数据都要确保在合理的区间内,才能保证转炉稳定运行。”津西股份炼钢二厂动力作业区班组长龚杰峰组织设备点检过程中,对员工言传身教。这厂在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的同时进行了拓展,延伸至员工专业能力提升,使员工更好学习掌握所有设备的操作原理、作业流程等知识,助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自“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各子公司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专业培训、互学互助、特色活动等,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能、提能力的浓厚氛围,在全员中形成主动学习、互相学习、交流分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提能力

  “培训中重点讲解的‘鱼骨图’,能够全面地考虑所有可能影响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学习仿佛有了一幅清晰的指引,能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

   

  近日,青岛汇金通第二期精益分析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就学习内容纷纷展开讨论,非常有信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为更好树立精益理念,打造会管理、懂专业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青岛汇金通聚焦精益管理,突出“精准、精益、本、增效”,组织各级管理干部,开展“精益生产”系列专题培训,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已先后组织两期,近百人次参加。

 

  强技能

  “新闻写作要体现真实、生动,要注意细节……”为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提升新闻写作能力,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日前,津西金兰举办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就如何发现新闻、如何写出好作品等进行交流分享。

   

  参训人员表示,通过学习新闻写作知识,增强通讯员业务能力,提升新闻写作水平,为讲好津西金兰故事,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影响力创造有利条件。

 

  求真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津西新材料各单位的会议室、值班室、休息室内,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员工们利用工作之余,纷纷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或专注阅读,或轻声讨论,共享学习带来的快乐与启迪……

   

  津西新材料以“清风扬正气 读书正当时”为主题举办“世界读书日”主题读书会活动,旨在引导干部员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素质、提升修养,并将学习成果与实际工作高度融合,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

 

  增本领

  “这本书对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书中的某个观点在现实中应如何体现?”

  ……

   

  近日,北京置业百年建筑设计院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活动,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就指定的书目《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进行阅读,并通过学习、讨论、分享,深入领会书中所传达的理念和智慧。在分享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发言,畅谈自己对各个习惯的理解与感悟,不仅创新思维和方法,还坚定完成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工作的本领,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尽力做好各项工作。”参与讨论的员工纷纷表示。

 

  长才干

  国学智慧闪耀着千年传承的光芒,精益管理则是现代企业追求卓越的重要途径。近日,龙翔文化组织国学智慧与精益化管理大讲堂。

  以“仁义礼智信”提升自我修养、以“无为而治”解决工作问题、以“兼爱非攻”增强团队合作、以“和而不同”强化沟通协调、以“持有”平衡工作与生活……

   

  在大讲堂上,将国学智慧的深邃思想融入干好工作的18种方法中,包括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观,国学思想为精益管理增添温度、深度,催生干事创业活力。

  学习学习再学习,培训培训再培训。集团各子公司扎实推进“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让全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效的工作、新的业绩诠释学习成果,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日前,津西新材料矿渣粉厂赵海洋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2023年“唐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赵海洋创新工作室将视此荣誉为新的起点,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奋勇攀登,努力为公司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

   

  赵海洋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1月,由赵海洋等11名优秀技术骨干组成。该工作室是津西新材料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兴产业环境下,探索加快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优化现有生产线生产模式,为公司培养固废资源利用方面人才为依托,由矿渣粉厂厂长赵海洋牵头组建。

  赵海洋创新工作室以创新、育才、攻坚为己任,以固废综合利用为研究方向,以新产品研发、优化工艺、精细化操作能力、固废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着力点,以实现津西固废全量化处置、实现各项生产指标稳居同行业前三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科技项目、员工技术创新项目、师徒结对、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特色创新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培养技术人才,为公司打造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支撑。

 

  匠心强本领 创新添动力

  赵海洋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紧跟技术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以一流的匠心精神,在各自岗位上锤炼技艺,肯下苦功,也善用巧劲,在工作室各成员不懈努力下,各项研发成果进展顺利,硕果累累。2021年3月完成钢渣骨料路基试验研究,并在矿渣粉厂地面硬化工程中成功投用;2021年5月完成钢渣混凝土试验研发工作,并在PC厂堆场地面硬化工程中投用;2022年4月完成自主激发剂研发等。截至目前,累计持有实用新型专利32项。

 

  培训提能力 深耕结硕果

  赵海洋创新工作室以打造全方位高精尖人才为目标,提高每一位成员的业务素质,提升整体试验技能及科技创新水平。自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吸纳研发人员10人,分别在各自专业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开展各类工艺培训200多场/次,培训员工500多人。目前已培养技师1人、高级工8人、中级工4人、初级化验检验工1人,在公司形成了“比学赶帮超”“创新创效”良好学习热潮,成为培养技术人才摇篮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平台,为公司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做出积极贡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动公司健康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津西新材料矿渣粉厂赵海洋创新工作室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专业优秀人才,为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发展、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再创佳绩、再做贡献。(邵莹莹 徐丽媛 吴小旭)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