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党委抢抓机遇,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低成本冶炼,加快形成更具竞争能力的新质生产力。三季度以来,张宣科技特钢公司在辅料工艺升级、冶炼操作、工艺优化等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布局、操作创新,生产经营取得新成效。8月份,钢铁料消耗环比降低0.05%。
优化原、辅料结构,建好降本蓄水池
该公司党委以“提品质、拓市场”活动为契机,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号召全体党员干部颠覆思维惯性和认知局限,优化用料结构,增强技术降本水平。
为了找准原、辅料降成本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从“当前水平、历史最好、行业最优”等层面审视技术经济指标的差距,全方位查弱项、立目标、定措施,一系列攻关行动张弛有序:优化主要原料废钢的接卸方式,提升入炉废钢洁净度,在卸车后期采用远距离定距离吸废钢、留杂土的方法,确保入库废钢纯净度达到标准一级,为电炉冶炼创造良好的原料条件;优化钢包耐材、调整透气砖材料、改变外部形状、控制透气砖骨料,提高钢包抗冲刷性能;同时,优化钢包工作层砌筑方式,优化升级综合砌筑工艺,在渣线处采用耐火度更高的砖砌筑,增强抗侵蚀性;引进“钢包双透气砖”工艺,实现钢包透气砖一用一备,延长透气砖使用寿命,减少钢包下线和小修次数,降低烘烤时间节约燃气。8月中上旬,烘烤燃气降低0.16立方米/吨。
构建“现场工作法”专项机制,畅通降本措施落地通道
该公司党委深化推进主题先锋赛和“双带三单”专项攻关行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引领作用,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现场,采用“现地现物”工作法,围绕“量化目标、量化措施、量化差距”现场研究和解决制约持续降本的瓶颈问题。
围绕钢水合金成分均匀性组织攻关,释放产线装备能力;优化改造料篮,确保入炉原料节奏加快,降低冶炼周期……随着任务清单的制订,一场覆盖“全员、全岗位、全要素、全过程”的系统性降本增效活动陆续开展。
精炼作业区党支部党员采取“蹲点”方式,通过现场实地测量,结合现场场地、空间等因素,量身定制冷钢料篮,优化氩站冷钢加入方式,提高钢水产量;炼钢作业区党支部党员深入现场排查影响电炉辅助工序用电的关键因素,对一次除尘系统进行变频升级改造,促进辅助工序电耗降低,8月份以来,该公司党委开展的“现地现物”活动共计完成设备升级改造12项,其中节能改造项目占比65%,累计全年可节约电费6万余元。
“党建+”提升工作效能
该公司党委坚持“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的理念,科学分析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紧紧围绕全国首个钢铁转型示范区建设,深化改革,主动适应特钢转型生产新常态,确定了“党建+管理”的工作思路,以刚性管控为方法,推动工作实现突破。
伴随着结项课题立项、实施、收尾整个流程中评审、表彰、推广的规范推进,科技成果在产线加速转化,各党支部晒起“成果”、比起“业绩”,互学互鉴,产线工作取得实效。该公司计控党支部发挥自动化专业优势,修改康斯迪进料速度参数,配合使用链板机缩短供料时间,合理调整冶炼过程碳氧枪模式,采用高功率氧枪吹炼,提高碳枪喷吹碳粉量,增强冶炼效果,缩短供电时间,降低电炉电耗;精炼作业区党支部瞄准窄成分控制关键点开展靶向攻关,生产前全面检测合金料钛含量,采用低钛物料生产,推行定量出钢,精准计算合金加入量,持续提高窄成分命中率,降低合金消耗,聚力打造低成本特钢,提升吨钢创效水平。8月初,该公司生产30CrMoA和40Cr时,采用高碳锰铁替代部分硅锰合金,吨钢降本约4.73元。(王杨 曹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