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是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钢铁企业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是重中之重。如何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植于企业之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都以安全为主”。按照方大集团董事局的要求,加入方大以来,方大九钢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和守护员工幸福的基石,从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文化滋养等方面打出安全管理组合拳,通过人防、技防、心防的三重守护,让安全生产从制度要求转化为员工的行动自觉,切实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党建引领:党员先锋筑牢“红色防线”
在方大九钢,党员不仅是岗位上的先锋,更是安全的标杆。该公司以党的理论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推动党建与安全同部署、同落实,“党员安全责任区”的标识如星火般点亮每一个岗位。
物流运输部产品站站长肖武,是一位有着20年党龄的党员。他推行的“手指口述+一口清”培训法,将枯燥的安全规程转化为生动的场景教学。一次作业中,员工小王因手势不清被肖武及时制止,消除了一次潜在的安全风险。肖武的车间连续三年实现“零违章、零事故”,成为全厂的安全典范。

安全人员在技改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检查
安全部安全科科长彭红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安全监管人员,他常说:“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在一次高炉检修中,他发现高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于是顶着工期压力坚决叫停作业,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全员安全教育。他创建的“党员安全责任区”和“师徒结对”机制,培养了一批批有温度的安全管理者。
党员在哪里,安全标杆就树在哪里;责任在哪里,风险防线就筑在哪里。这条九钢铁律,正是党建引领安全生产的生动体现。

方大九钢开展消防应急演练
科技赋能:铸就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在钢铁生产中,高温熔融金属、高压气体、密闭空间等作业环境时刻考验着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方大九钢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将无形的安全承诺转化为看得见的防护屏障。
在炼铁高炉区域,一套高炉人员定位系统正在高效运转。这套系统如同“安全之眼”,24小时精准监测炉前作业人员的劳保穿戴合规性及危险区域闯入行为,并实时预警。炼铁厂高炉二车间炉前班长李江介绍:“系统上线后,高危区域违章行为下降了80%,重大风险响应时间缩短至秒。”
在铁水运输环节,传统作业模式下员工需近距离操作铁水车架,面临铁水喷溅、高温烫伤等风险。为此,公司实施了铁水车架自动驻车与摘挂钩改造,用智能装备替代人工高危操作。这一创新不仅降低了事故风险,更成为企业践行安全至上的有力注脚。
科技的力量,让安全生产从“人防”迈向“技防”,为员工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文化滋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安全的真谛在于全员意识的觉醒。该公司通过创新机制激发员工内生动力,让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隐患随手拍”平台是该公司打造“人人是安全员”的举措之一。员工发现隐患后拍照上传,即可兑换即时奖励。青年员工小陈发现煤气管道微渗漏,上传后仅2小时便完成闭环处理。他说:“现在发现问题能直接参与解决,成就感特别强。”
每月举办的“安全金点子”擂台赛更是亮点纷呈。员工提出的“煤气区域便携式空气呼吸器佩戴方式优化”等方案,被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一线。此外,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安全文化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
方大九钢还创新构建了“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设置300余个现场扫码点位,推动各级检查人员主动排查隐患。通过“三个监管体系”(责任人该去的区域有没有去、区域设备该来的人有没有来、专业组该全覆盖检查的有没有全覆盖),实现了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正如方大九钢安全部部长敖加金所说:“安全这面盾牌,不仅捍卫着数千家庭的幸福,更昭示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从党员先锋的行动标杆,到科技赋能的“智慧之眼”,再到全员参与的文化滋养,方大九钢将安全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如高炉中炽热的铁水,九钢人以赤子之心熔铸责任,为时代递交了一份关于“生命高于一切”的炽热答卷。(吕小华 彭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