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作为钢材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长长的生产线上光是设备就达到上千种,更不用说设备上大大小小的备件以及辅助材料的数量了,要想管理好单位的成本就要严格把控日常消耗中的“针头线脑”。
健全预算组织机构
今天的全面预算管理“前世”是四级成本管理,相较之前的成本管理,目前的全面预算管理更加系统全面,轧钢厂详细制定了从备件申报、验收、领用、消耗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修订完善了《轧钢厂备件管理办法》《轧钢厂能源管理制度》《轧钢厂现场成本检查考核细则》等十多项管理制度,监督、核算工作由组织机构专人负责汇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过日子,为各级成本管理人员月月算账对比、日日清账考核。
规范成本管理程序
成本控制中把握源头是关键,备件领用是一门大学问,申报数量、领用数量、使用数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环环相扣。都会造成吨钢成本不小的浮动。为规范备件申报严肃性、准确性,轧钢厂特别细化了申报备件数量的依据材料、增加备件审批把关关口、专业管理人员再次复审等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严控的申报数量的源头、压缩了领用数量却提升了修旧利废的数量,在限制使用数量的情况下“被迫”提升了小改小革的数量。
严查现场成本管控
生产线上的两大成本,一是能源,二是备件,在日常消耗上严格把控,就如擦拭高转速、高精度的辊轴、锥套的专用工业纸来说,原来生产线上预精轧机组、精轧机组、减定径机组都各放着一大卷工业纸,不到一周时间就消耗殆尽,一个月下来消耗12圈之多,在年关时更会出现断货情况,轧钢厂高线车间通过认真分析发现消耗量过大主要还是员工的节约意识太差,管控太松懈,于是便建立了工业纸使用台账记录,每次使用人都将使用张数、使用地点进行详细记录,干毛巾里再拧水,使月消耗量由原来的12圈控制到2圈以内;生产线检修或是换辊停机后,班组就会自查全线气、电、水,因为在班组5分钟之后车间会进行检查、在车间检查之后又会有职能科室进行检查,就是在一级一级的严格把控下,从“针头线脑”的开支开始聚沙成塔,让汉钢公司节能将本工作不断推进。(杨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