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玉红
进入今年第四季度以来,河钢衡板公司以市场为指挥棒,以创效为总原则,打破传统桎梏,全面推行“酸洗线集约化生产”,提升产线的创效能力,集全公司之力闯出一条破冰之旅。10月份,该公司酸洗线产量27612吨,同比增长15.6%,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1月份,酸洗线产量40069吨,同比增长62%,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思想破冰 整合新老区产线优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该公司酸洗生产线涉及带钢清洗、废酸处理以及相应的环保要求,实现“集约化生产”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一旦成功不仅直接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能源损耗,并且生产成本也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产线的生产效率、人工劳动效率都会实现大幅度提升。
然而,关停老区酸洗线,让新区酸洗线“独挑大梁”,谈何容易?这其中要攻克原料卷板的统筹采购、新老区原料的协调配尺、每台轧机用料的合理分配、酸洗卷的销售节奏调整、新区用料与老区发货计划的合理搭配等多个“瓶颈”。原本是河钢衡板新老区两条酸洗线的同时运行,才能支撑后续轧机工序的生产,现在要改为一条酸洗线供应,是否能行得通?翻倍的产能能否实现?要知道,这些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要敢于破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切有利于市场化改革的好方法都可以探索,一切有利于产线创效的硬措施都可以尝试。”河钢衡板第一时间成立重点课题攻关组,并确定由该公司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各相关单位和部室一把手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保障攻关效果。
运营部作为该公司集约化生产流程的牵头部门,充分发挥生产组织调度职能,通过简化系统流程、制订目标计划、推进新老区联合排产等多项硬举措,积极推进酸洗线产能的提升。同时,该部通过现场写实、监控监督等手段实际了解酸洗运行情况,为生产工艺调整提供支持。该部部长李杰义坦言:“酸洗线集约化生产能否攻关成功,关键在于思想的解放和行动上的落实。对此,我们将全力以赴,以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目标笃定,质量为纲。技术部作为该公司质量协调管理部门,制订《酸洗工艺速度调整》《酸洗集中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刚性制度,并实时出具《酸洗集约生产情况分析报告》,为酸洗线的产品质量护航。同时,他们要求老区的衡板事业部从酸洗卷上轧机开始建立全流程的质量问题跟踪台账,记录质量特性信息,确保质量问题具备可追溯性;要求新区的板业事业部做好酸洗出口质量检验,建立质量台账记录,做到及时反馈,保证质量可控。该部部长龚志强说道:“酸洗线集约化生产让新老区事业部真正变成了上下游工序,是真正的市场化产品交接,通过这次整合,从根本上保证了质量稳定和生产顺畅。”
行动破冰 集约化生产“势在必得”
“我们将重新定位自我,从内心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完成的任务!”河钢衡板板业事业部部长张际泽字字铿锵,勇立军令状。
该部每天定时召开调度专题会,针对影响产能发挥的“瓶颈”问题进行靶向攻关,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同时,在生产细节上下功夫,通过优化生产工艺、稳定设备运行、改变胶辊材质等一系列举措提高机时产量。3次优化穿带条件、3次提升运行速度、多次进行活套降套……“出招即是重拳”——河钢衡板板业事业部把各项工作做到更加细致、更加精准,酸洗线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技术人员对穿带程序进行了多次升级和优化,穿带条件由原来的2号夹送辊后光电改到6号挤干辊,穿带时间提前了90多秒。可别小看这90多秒,它对酸洗线的生产影响很大。现在我们每个班组可以多干3卷多料,每月提高产量4000多吨。”该公司酸洗线丁班班长武爱民激动地说道。
“针对目前部分班次还没有达到当班目标的情况,我们把市场化机制引入产线,并专门制订《酸洗线劳动竞赛活动方案》,将酸洗产线全体岗位职工纳入竞赛范畴,同时还把机械维修、电气维修的检修时间和故障时间纳入其中,奖优罚劣,极大地提升了职工的工作热情。”该公司酸洗线集约化生产攻关组的执行组长张广乾谈到这次攻坚之行。他说,很高兴看到“市场化机制”在这次酸洗线改革中发挥了指挥棒作用,有力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效热潮。
“班组超产奖、破纪录奖已经公示在墙,只要干得好就能多拿奖金!”这个消息如长了翅膀一样传递到河钢衡板酸洗线各个班组。战鼓声声催奋进,12月份该公司酸洗生产线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目前已经有3个班组实现超产,平均日产量在1600吨以上,创投产以来历史最好纪录。
《中国冶金报》(2020年12月16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