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股份线材厂贯彻落实鞍钢集团一届十次职代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精细生产过程管理、精细科研创新管理、精细设备运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全方位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 精细生产过程管理,稳步提升产能产品创效能力

该厂在生产组织方面完善了《生产组织管理评价细则》,持续推进内部自转管理,保证原料组织、计划排产、生产过程及准备性工作全面可控;制定了重点工作定期推进例会制度,建立工作滚动推进机制,梳理查找增产提质系统性问题,实现效率、产能最大化;在产品质量上,深化“严、精、细、实”质量管理理念,落实汽车用冷镦钢、弹簧钢、导电钢的生产关键点,将两线产量较大产品质量要求作为落脚点,从坯料质量、加热温度、轧制预案、控冷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梳理,逐步解决了制约产品质量和用户使用要求的问题。在品种开发方面,该厂结合产线特点,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弹簧钢、桥索钢、轴承钢等高端品种,充分利用EDC设备,持续推进超高强钢绞线AT100Si产品开发,推进普碳冷镦钢质量、用户等级升级,扩大SCM435、ML40Cr等合金冷镦钢产品的占比。
2 精细科研创新管理,稳步提升工艺技术支撑能力

该厂将完善创新管理体系,有效运用创新工作室等创新活动平台,加大创新奖励力度,重视岗位技术专家、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突出创新项目效益化。以领军项目为平台,与科研院所、院校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共同研发新产品,创造独有技术,提高研发能力。持续推进工艺革新,修订完善工艺技术标准及管理制度,满足体系建设基本需求。推进工艺点检与设备功能完善,组织开展设备功能评价工作及设备挂牌管理,以解决影响生产质量的问题点,1号线重点围绕冷镦钢常态化质量稳定推进工艺技术改进,2号线重点围绕规格提速进行工艺技术改进。

3 精细设备运行管理,稳步提升设备运行保障能力

该厂将持续夯实设备基础管理,推进“四大标准”动态修订工作,提升标准的有效性;开展设备分级管理,落实点检责任制,强化对机电A、B类设备档案管理,使其发挥关键备件寿命跟踪和设备运行寿命预警作用,围绕设备稳定、产品质量提升,确定创新立项课题进行攻关,解决现场重复性问题。持续优化定修组织管理,建立新的维修模型,针对不同的设备结构和运行环境制定不同的维修模型,形成统一标准,以促进设备状态稳定。持续开展定修准备情况评价、定修质量评价及定修改进项目效果评价,保证准备工作到位,不断优化定修项目把控,提升定修准确率,促进定修质量提升。推进设备精密点检管理,通过修订精密点检标准,规范精密点检作业的执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密点检培训,不断提升精密诊断能力。持续推进OEE管理,实现设备整体水平提升。开展基本盘策划和实施工作,推动维修队伍素质提升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