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邓昊 郭华兰
新钢建设公司作为新钢主要的土建、安装及检修单位,用工人员多,同时具有固定设备设施少、流动性大、涉及区域广、环境复杂等问题,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为此,新钢建设以安全提标工作为抓手,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聚焦薄弱点,成功打造了又一安全生产的示范样板。
突出重点:关注行为,管控过程
建筑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包含动火、起重吊装、有限空间等在内的危险作业,一直都是建设公司安全提标工作管控的重点。
新年伊始,为加强对危大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程)、危险作业的过程管控,新钢建设在各个施工现场入口张贴施工现场公示牌,标明工程名称、作业单位、项目与现场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并加上二维码,扫描后即能显示出该工程的参与人员、施工方案、危险源等信息。一块小小的公示牌,取代原来一大沓需要随身携带的文件,这正是新钢建设现场安全管理可视化的具体体现。此外,今年初,新钢建设还集中培训了232名职工作为施工项目监护人,负责项目过程安全措施落实的监督和作业行为的管控。
该公司还牢牢抓住工程前的时间节点,要求做到危大工程、危险作业提前一天进行申报和安排,确定危险源、监护人和项目负责人,并对申报结果进行公示与考核。
新钢建设还将安全工作重心放在“人”身上。该公司提出,车间主任以上的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基层职工在班前会上,按全新流程完成安全交底工作,实现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攻克难点:
从“散兵游勇”到自主安全
该公司现有职工1653人,相关方人数达1000多人。相关方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大、技能水平与人员素质参差不一等问题,加大了新钢建设安全管理难度。
为此,该公司推出“八个一样”,即在相关方管理方面做到人员管理一样、作业标准一样、违章处罚一样、考核问责一样、技术培训一样、工作要求一样、班前会议一样、安全活动一样,做到相关方管理向新钢建设职工管理看齐。
新钢建设还对相关方装备管理提出严格要求。新钢建设要求相关方法人单位人员统一着装,并订购了2629顶蓝色安全帽交予相关方使用,并在安全帽上喷涂上相关方人员编号,人员身份、所属单位等信息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不仅有编号,相关方的安全帽上还贴上了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安全帽主人的个人信息、体检报告、健康码、特殊工种操作证、安全交底情况等就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相关方管理成效明显。
在新钢建设的努力下,原先相关方员工“散兵游勇”的状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安全自主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
聚焦薄弱点:
让“流动”的现场“固定”下来
新钢建设的固定设备设施数量少,职工们往往在一个接一个的现场之间流动作业。为此,该公司高度重视设备设施及作业的安全管理标准化。
新钢建设在环山棚改、中试平台等技改现场,提出“打造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口号,并编写了安全文明标准化作业手册,明确对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基坑防护和施工用电等方面提出要求。
今年初,新钢建设针对检修现场管理要求,编写了《检修作业标准化指导手册》,从工种作业流程等方面对检修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并投入360万元在高炉、料场、烧结机等施工频次高的检修区域改造电源线路,设置上百个固定焊机摆放点,将原先“居无定所”的检修作业设备摆放场所固定下来。
在此基础上,新钢建设还提出工具不乱丢、设备不乱放、备件不乱摆的“三不”要求,并将此纳入6S管理考核。如今,原先检修工具摆放混乱甚至偶有遗失的情况不见了,固定的作业区域和工具摆放点有效维护了生产单位的现场环境,将流动作业中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中国冶金报》(2022年3月1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