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熊锋
今年初以来,首钢集团水钢博宏公司(以下简称水钢博宏)以实现“企业命运与家庭幸福追求一致、团队建设与个人素质提升一致、安全稳顺与企业效益目标一致”的追求,实施了“一个目标、两个意识、三个原则”的“123”安全管理工作,构建了从严从细的精益安全管理模式,推进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控,全力推进安全生产“零”目标的实现。
坚守“一个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这个目标就是‘不出事’。对于安全隐患排查来讲,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前功尽弃。我们在思想、行动上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做到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在水钢博宏党委要求下,该公司着力通过管理、技术、操作3个层面全方位、全流程、全督查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坚持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警示,全面保障实现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
磁选线是专门处理炼钢转炉渣的专用生产线,设备整体、空气中粉尘均为导电材质。为防止人身、设备事故发生,在磁选作业前,水钢博宏冷料厂操作人员必须撤离至设备外。目前设备运行前的检查,主要靠磁选工通过人工观察的方式进行,由于作业现场扬尘、噪声较大等因素影响,检查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发生火灾、触电等安全风险。对此,水钢博宏青工洪天庆提出将老旧电缆槽进行更换的建议,经本质安全隔离改造后,新的电缆线槽具有绝缘、防尘等优点,减少了设备故障,提高了电缆使用寿命。
针对工作现场氧气瓶、乙炔气瓶无法固定的问题,水钢博宏创业分公司的员工自制灵活便携带的框架式氧气瓶、乙炔气瓶防倾倒装置4个。“我们真正解决了因工作现场条件受限,氧气瓶、乙炔瓶无法固定的问题,避免了氧气、乙炔瓶倾倒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水钢博宏创业分公司青工段松针说道。
在安全管理中,水钢博宏要求干部职工必须紧张起来、严格起来、担当起来,做到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落实安全责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零事故!零伤害!这不是口号,是全体博宏人必须实现的目标。纵使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安全问题也一定要解决,安全隐患一定要排除!”在水钢博宏安委会上,该公司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掷地有声。
树立“两个意识”
“坚持意识导向,一方面是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另一方面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水钢博宏要求职工从骨子里重视安全,在压实责任中培育“要安全”意识,在培训中增强“会安全”知识,在隐患排查与治理中显现“能安全”实力。
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水钢博宏设置宣传点,播放安全知识、展出安全展板、举行安全谜语有奖竞猜、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安全横幅签名、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同时,该公司利用“博宏视窗”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我来说安全》和解读《安全生产法》专栏,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讲安全、想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6月24日,在水钢博宏举办的安全生产知识及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中,由各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能部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车间安全第一责任人、班组安全第一责任人4名成员组成参赛队伍开展了激烈角逐。水钢博宏以这种形式,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在强化安全意识中,水钢博宏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制度,深化风险控制,提升安全管理,把安全“红线”作为生命线、高压线和责任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力戒消极懈怠心理,把安全“红线”深深刻在头脑中、抓在手心里、落实到行动中。
把握“三个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牢牢把握立行立改、履职尽责、管理规范“三个原则”。水钢博宏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水钢博宏要求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要真负责、履真职,要坚定不移按照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制度建设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的要求,抓实落细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立行立改原则。水钢博宏要求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对照国务院安委会贵州帮扶专家组及各级部门的检查指导,举一反三,查找存在的短板,制订整改措施,按要求整改完成。同时,水钢博宏还定期总结问责问效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抓实高危行业、高风险作业管控,抓实危险源点、作业过程风险管控,抓实煤气、有限空间、高坠、高温熔融物、非煤矿山、危化品生产等高风险作业的监管,确保措施再细再实。上半年,水钢博宏共计排查隐患18219项,整改18219项。
二是履职尽责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该公司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做到全员参与。
三是管理规范原则。水钢博宏对照国家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活动,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流程管控,重点监督危险作业和非常规作业安全措施落实;针对检修作业人员多变、不同作业场所、不同工种、不同风险的特点,认真开展作业前风险辨识、评估,落实作业过程中的互联保、三牌一锁、安全监护、联系确认制度,确保过程受控。发挥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督查作用,真正做到处理“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不手软;对主动发现隐患并积极配合整改的职工,对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的职工及有助于安全管理推进的职工给予奖励;切实把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落到实处。
《中国冶金报》(2022年07月05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