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赖世怀 李明红 记者 孟祥林
近年来,鞍钢集团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坚持“精品”质量战略目标,不断完善一贯质量管理体系,将“以用户为中心”和“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等质量理念应用于质量全流程控制,通过搭建质数智化质量管控平台,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战略引领,建立特色质量管理体系
战略决定业务,业务决定流程。西昌钢钒通过调研用户需求、对标优秀企业,确定了构建和推行以ISO9001和IATF16949为核心的一贯质量管理体系。“一贯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前提,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着手,以控制计划为依据,从原料进厂直至产品出厂,进行以质量为中心的全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该公司科技质量部负责人说,“西昌钢钒公司以精品战略为导向,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一贯质量管理模式,后又引进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对方法进行完善,最后构建数智质量管控平台,进一步提升一贯质量管理效率。”
经过10年不断创新和发展,该公司已初步形成一套以文化引领、信息化支撑、过程保障为核心的现代化、系统化的一贯质量管理模式,产品成功打入汽车用钢市场。
以用户为中心 提升品牌认可度
西昌钢钒在由常规板材产品向汽车用钢转型过程中,通过建立技术体系、构建重点用户快速响应机制等措施,全面落实“把握用户需求,确保用户满意”的工作理念。
为用户量身定制标准就是西昌钢钒的工作理念。该公司连退汽车板团队产品主任工程师王宏伟介绍说:“对不同用户的产品牌号,根据用户需求和产线工艺特点,识别出共同的工艺控制要素,制订通用标准。再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制订α标准,通用标准+α标准共同组成了特定产品的技术标准。”
为快速响应用户意见,该公司针对重点汽车主机厂用户安排驻厂技术服务,由用户反馈意见转变为主动收集用户使用意见。
这一系列举措落实后,取得明显成效,该公司产品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顾客满意度由86.73%提高到90.09%。26个产品系列获得“金杯优质产品奖”和 “四川名优产品”等荣誉。
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产品保障能力
西昌钢钒围绕产品质量实现过程,聚焦以原辅料采购和工装管理为主的支持过程管理,完善生产过程评价方法,重构质量指标,发挥目标导向作用,提升产品实物质量。
该公司持续对重要的辅料、合金供应商开展二方审核,打造质量稳定的供应链;强力推进通道线建设,以“精度数据化、操作标准化、生产清洁化”为行动指南,提升与铸坯、钢卷接触设备的功能精度,为产品质量提供支撑。
该公司利用QMS(质量管理系统)、IQDS(工业大数据平台)、MES(生产制造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对过程和产品特性中的信息化要素进行监控;通过内部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及工艺纪律检查等形式,对过程和产品特性中非信息化要素开展监视,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过去我们以最终质量合格来评价每个工序的质量绩效情况,掩盖了过程中的许多质量损失。今年初以来,我们聚焦产品一次合同兑现能力,深挖冰山下的质量损失。”该公司科技质量部张龙超说。该公司以“产品交付质量损失”为核心构建2022年质量绩效指标体系,开展降低质量损失工作,1月-9月份,吨钢交付质量损失较2021年降低10.9元/吨钢,降幅达21%。
运用先进工具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五大质量工具相当于一个新工具,是我们和车企沟通的语言和平台。”西昌钢钒产品开发模块高级经理曾瀚介绍道。该公司运用APQP/C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计划)、FMEA(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MSA(测量系统分析)、SPC(统计过程控制)和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五大工具,组建跨部门多功能小组,打破部门界限,完成从市场端用户需求识别到转化为工序工艺控制规范的全流程业务。
重构产品开发和生产流程。该公司通过设计FMEA和过程FMEA,将用户对钢材的使用需求转化为工艺控制规范,如成分控制、钢水纯净度控制要素等,再将工艺控制规范形成控制计划,并将控制计划内容转换成现场岗位可执行的作业指导书。
目标设计控稳定,反应计划控风险。该公司摒弃以往仅仅规定参数上下限的做法,采用“目标+上下限”的参数设计,从源头设计上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利用控制计划中的反应计划,研究工序过程要素不合格风险;通过运用FMEA和CP,该公司找到了跳出质量“黑天鹅”事件怪圈的方法。
数智赋能 提升质量管理效率
“以前每天一到厂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现场查一级和二级趋势数据,人工核对铸坯生产过程参数工艺符合情况,然后做出工艺判定,现在不一样了。”该公司炼钢厂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关键超介绍,“现在只需要打开IQDS(智慧质量判定系统)和QMS(质量管理系统),就能看出当天生产的400多块铸坯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有更多时间研究工艺质量问题和改进了。”而这只是西昌钢钒通过数智管控平台提升质量管理效率的一个缩影。
在三项制度改革、制造业两化融合转型的背景下,西昌钢钒公司提出了以汽车钢产品“按期保质交付”为核心理念,构建数智化质量管控平台的目标。通过新建工业大数据平台和质量管理系统,该公司打通了信息流和数据流,实现一贯质量管理模式中的“以用户为中心”和“全过程控制”理念,进一步提升了质量管理效率。
《中国冶金报》(2022年11月8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