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子寒 宿飞 王远华
近年来,莱钢集团淄博锚链公司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创新优化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体系架构稳步构建,为增强企业内在活力、提升效率效能、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注入强劲动力。
分配体制优化,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初春时节,草木初生。走进莱钢集团淄博锚链公司,古朴的厂房与现代工业设备鳞次栉比。作为山东省国资委混改试点企业之一及山钢集团“倒计时”改革重点任务目标之一,有着65年历史的淄博锚链公司因改革而振兴、因改革而发展,对改革的理解也格外深刻,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信念格外坚定。
自2020年5月26日,淄博锚链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该公司掀起了三项制度改革的热潮,将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与企业实际情况有机融合,在经过多次调研与研讨后,制订了详实的工作方案。
莱钢集团淄博锚链公司与青岛锚链公司深度对标,对组织机构、人员情况、薪酬分配等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推进扁平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对内部机构进行拆分、合并优化,并根据单位业务分工及工作需要,设置部门负责人职数,采取市场化内部竞争上岗方式。同时,该公司进一步理顺业务流程,结合年度经营目标任务,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全面修订。经过整体优化,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分配体制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企业整体活力得到持续提升。
刘娜是淄博锚链公司综合业务部副经理,从配合制订混改方案到混改后的三项制度改革,她一直参与其中。在她看来,三项制度改革给淄博锚链公司带来的是生机与活力。“通过实施虚拟股权激励,企业和职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职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让企业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职工,有效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促进公司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刘娜说道。
拒绝一成不变,
让职务、技能、劳动力流动起来
破除“官本位”,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淄博锚链公司制订《关于“三项制度”改革的突破实施方案》,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细化岗位职责、优化管控体系、推广内部契约化管理等措施,打造精简高效的管控体系。具备相互交流条件的管理岗位人员,探索实行轮岗交流制度,通过互相交流加强部门间配合能力,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在此基础上,在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中,对当年考核评价为不适应或连续2个年度考核评价为基本适应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当年考核评价为不称职或连续2个年度考核评价为基本称职的领导人员,通过免职、降职、调离岗位等方式进行调整。同时,该公司充分与混改股东青岛锚链公司结合,建立新型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压减机关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压缩了近30%。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有8名同志退出中层管理岗位。
打破“铁饭碗”,真正实现员工“能进能出”。淄博锚链公司修订完善人员“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新方案,根据公司经营规模、未来市场发展预判,结合行业发展预测,严格控制定员。同时,该公司加快科技研发步伐,替代和逐步优化辅助类人员,实现智能化制造转变。此外,该公司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创新毕业生管理模式,新进员工均签订了导师带徒责任书;积极探索和丰富员工岗位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加强对新员工的技术、技能培养,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为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打好坚实基础;持续推进岗位管理工作,在全面优化内部管控流程的基础上,修订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提升岗位管理质量。
打破“大锅饭”,真正实现收入“能增能减”。淄博锚链公司开展摸底调研,全面修订绩效考核方案,积极利用收入分配改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鼓励广大员工到一线操作岗位去工作,发挥薪酬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深化一专多能、兼岗作业、操检合一等激励措施,深入推进计件工资制,点面结合推广全员契约化绩效考核,适度提升员工收入水平。“现在的收入是自己干出来的,以前等着活干,现在抢着活干,大家的积极性都上来了。”“山东冶金最美职工”“山钢工匠”、淄博锚链公司职工商文杰说,现在工资收入提高了,一线职工有时比领导挣得多,每天干多少件、挣多少工资自己都能算出来,职工的腰包鼓鼓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我们更有干劲,幸福感满满。
凝聚员工共识,
在改革之路上行稳致远
如何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化解风险?莱钢集团淄博锚链公司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通过做好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建议,凝聚起“拥抱改革,早改革、早受益”的思想共识,让员工成为改革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为适应混改后机制体制需要,淄博锚链公司立足于构建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管理顺畅、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结合企业全面成本及预期绩效等规划,淄博锚链公司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当前制造业普遍存在的缺员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智能制造、自动生产,从本质上减少普工用量;精简业务流程,减少后勤人员,因退养、退休等减员原则上不再补员,由各单位内部优化解决;重点进行一线及关键技术岗位人员补充优化,压紧压实“三定”用工总量需求,压实岗位需求做好定员工作,特别是将制链工等一线关键岗位定员、补员工作作为主要突破点加大工作力度。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加强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推进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打破人员单位、部门所有,畅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渠道,实行余缺统一调剂,促进内部人力资源有序流动;搭建职工素质提升激励平台,激发职工在岗学习的积极性,启动人才登高三年规划编制工作,对学历提升、职业资格及技能提升、职称晋升的干部职工及所在单位进行激励考核,激励职工加快知识更新,提升学历、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项制度改革如春风细雨,洗去的是尘埃,催生的是生机和活力。淄博锚链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运行效率不断提高、职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20年就实现利润1371万元,打破了长达10年的亏损局面,摆脱了僵尸企业的束缚。经历了近3年大刀阔斧的改革,淄博锚链公司生产经营实现效益效率双提升,“1+1>2”的混改成效进一步凸显,2022年生产锚链21658.103吨,销售锚链23509.957吨,实现营业收入22032.82万元,实现利润1352.5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研究三项制度改革新形势、新举措,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进一步细化和健全选聘使用、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职业发展等各项制度,使组织机构与用工结构更加优化,选人用人程序更加规范,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更加突出,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理念,基本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良好局面。”莱钢集团淄博锚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洪涛表示。
《中国冶金报》(2023年03月28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