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腾 金连华 崔中晔
3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钢集团日照公司专家胡淑娥刚参加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此时,该公司最新“高强钢”的研发正处于关键阶段,一刻也不能耽搁。“作为一名产业工人代表,是山钢培养了我、造就了我,我将谨记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在钢铁一线深耕新产品研发,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胡淑娥说。
胡淑娥是山钢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出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中的一员。近年来,山钢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动职工地位进一步提高、职业发展更加畅通、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权益待遇更有保障,以此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
让产改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020年8月份,山钢党委下发《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拉开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的序幕,并成为山东省总工会第一批“产改”工作全面试点单位。
“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制订了工作措施,建立了‘党委领导、工会牵头、各方协同、试点推动、全面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山钢工会主席李长青表示,要把“政治上保证”作为产改工作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政治要求与产改工作要求相统一,突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2021年5月份,山钢党委下发《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行动方案》,其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将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每一名职工的实际行动中”“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等内容被认为是在山东省属企业中第一个明确了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如何干、怎么干、干什么。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课堂210余个,形势任务教育培训190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党课130余次……2021年以来,山钢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积极利用手机移动端、微电影、“学习强国”“齐鲁工惠-山钢家园”App等载体,全面强化职工理论武装,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同时,山钢还扎实推进以“文本化、故事化、仪式化”为主线的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山钢文化融入思想、融入行动、融入制度。
让全员“平凡创新”成为
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近年来,山钢把实施全员创新作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共完成全员创新项目近20万项,获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决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一线职工参与率达100%。
2021年2月份,山钢集团工会联合山钢股份工会在赴永锋集团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启动全员岗位创新试点工作,先后制订实施《关于开展“平凡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全员“平凡创新”奖评审管理办法》《优秀全员改善成果评选表彰办法》《全员岗位创新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完善的顶层设计和创新机制为全员创新保驾护航。“全员‘平凡创新’,立足‘小实快省,一线能为’,职工人人可以参加。”李长青表示,“我们把全员‘平凡创新’工程作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的需要,作为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工会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态势。”
搭建常态化表彰激励平台,每两年集中命名一批全员“平凡创新”型企业、班组和“平凡创新”卓越职工;建立学习创新网络,打造随时申报、及时评审、快速激励、有效监督、成果共享的全员创新改善网上平台;聚力打造创新工作室联盟,共建创新平台、共担课题项目、共促成果转化、共享科技资源……山钢一个个多元化的全员创新平台为包括二级公司、基层一线班组、一线科技创新人员等在内的创新主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效机会。
经过3年多的持续推进,全员“平凡创新”已成为凝聚广大职工智慧、推动山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也是实现一线职工“多劳多得”“高能者高薪”的有效实践载体,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全国技术能手9人、齐鲁大工匠1人、齐鲁工匠2人、钢铁行业技术能手34人、齐鲁首席技师1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5人、山东省冶金(有色)行业首席技师40人,成为山钢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让全体职工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我们在2021年开通了重疾绿通,全国700余家三甲医院70余种重大疾病向职工提供免费就医绿色通道。”山钢工会干部孙霞介绍,两年来,已有27名患重大疾病职工享受此项服务。
山钢始终聚焦职工“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深度完善保障机制体系,不断强化职工专项精准帮扶线、日常救助温暖线、互助互济保障线、补充医疗安康线、重疾绿通服务线、品质生活普惠线等6条保障普惠线建设,托起职工稳稳的幸福。
山钢工会在青岛分别与青岛湛山疗养院、山东惠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5个疗养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单位成为山钢职工疗休养基地。山钢会定期分批次组织职工赴两家单位开展疗休养活动,在册职工以个人名义入住青岛湛山疗养院及山东惠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青岛工人疗养院、青岛工人温泉疗养院、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山东职工之家、齐河疗休养基地,均可享受住宿优惠。
“建立职工疗休养基地,是山钢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山钢‘幸福和谐’大品牌建设的生动写照也是山东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谋福祉、办实事,维护职工权益、保障职工健康、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具体体现。”山钢工会副主席刘松林表示,职工永远是企业最宝贵的力量源泉。山钢高质量发展成果由全体山钢人共同创造,也由全体职工共同分享。
山钢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贯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过程。一方面,山钢提高一线职工在党的代表大会、群团组织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明确基层职工在各类先进评选中的名额比例;另一方面,山钢落实职工收入增长与企业效率、效益提升联动机制,确保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职工。同时,山钢还认真落实各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待遇政策,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机制,让优秀职工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进一步凝聚起全员谋改革、促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项工作,驰而不息练内功、强基础,把产业工人的智慧快速转化为企业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为山钢集团实现‘争上游、走在前’和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李长青对未来充满信心地说道。
《中国冶金报》(2023年05月16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