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许,一支火红的钢坯经过辊道运输至冷剪口,经冷剪剪切后,由推钢机将留在辊道的切尾料推入切头坑,再进行后续打包、发货等工作。”近日,首钢长钢轧钢厂职工自己动手制作的冷剪推钢装置正式投入运行,一改往常需要人工推钢的工作模式,变“手动推钢”为“自动推钢”,真正实现了无人则安,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作业效率。
近年来,首钢长钢坚持数字化赋能,积极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助力本质化安全建设,提高效率效益。公司各基层作业区、班组、职工积极响应、持续推进,立足生产一线实际,发掘改进点,不断引进和改造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推进自动化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受装备、轧制工艺等因素影响,螺纹钢在生产过程中,倍尺可能会出现150—500mm的头尾料,需要在冷剪剪切时进行剔除。现场布局中,剪刃位于切头坑的进口处,头部料在剪切后会直接掉入下方的切头坑中,但尾部料在剪切过程中会被留在切头坑入口侧的辊道上,为了不影响后续钢材的剪切,需要将留在辊道上的尾部料推入切头坑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该作业区职工广泛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资料,并将与现场生产实际相似的改进方法进行记录总结,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逐一核对、排除,最终决定制作一个自动推钢装置。经过4个月的分析研究、总结改进,终于完成了该装置的制作,该装置可分为液压机构、传动机构和动作机构三个部分,当倍尺尾部料剪切完毕后,推钢装置启动,动作机构中的推钢臂动作,将留在辊道上的尾料全部推入切头坑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该自动推钢装置可以完全实现滞留尾料自动入坑,避免了人工推钢操作,真正实现了冷剪处无人操作,促进了本质化安全建设,提高了作业效率。(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