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董洁
8月20日,在河钢舞钢新上的余热蒸汽加压系统现场,河钢舞钢能源中心工程师杨然正在对系统参数进行认真察看,“这套节能环保项目刚刚投用,从目前在线显示的数据来看,基本达到了设计参数,据最近2天的运行情况测算,每月可通过节能实现创效38.6万元。”
近年来,该公司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学习领会新环保法,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道路。2019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项目改造,累计实现节电达6490万千瓦时,为公司创效2426万元。
高炉煤气加压实现零放散
“高炉煤气加压项目实施后效果良好,16.5万立方米的煤气柜同步投运,炼铁厂的煤气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实现了零放散,提升了煤气系统的回收水平和使用效率,该项目获得河钢舞钢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3万元。”8月20日,该公司能源中心相关能源负责人表示。
该公司现有1座1260立方米高炉、1座16.5万立方米柜容的高炉煤气柜。在炼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除炼铁厂自用外全部供轧钢5座加热炉使用。高炉煤气加压项目实施前,在高炉煤气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因高炉煤气要长距离供应老厂区一轧、二轧加热炉使用,受煤气管径及距离所限,炼铁厂的煤气管网压力只有升至20千帕时才能勉强满足末端用户压力需求,而高炉煤气柜设计贮气压力为12.5千帕,致使16.5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由于炼铁厂高炉与用户管道直接连接,老厂区一轧、二轧加热炉生产煤气用量变化大,再加上高炉自身煤气压力波动,造成了高炉煤气的供应、平衡难度比较大,管网压力频繁波动,炼铁厂的煤气经常有放散情况。虽然购买了高炉煤气,但一轧钢加热炉仍频繁出现煤气待热现象。
为此,该公司通过精确的计算,拟选择成熟可靠的煤气加压设备,解决煤气长距离输送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最终,该公司决定在气源与用户的中间位置增设煤气加压机,通过选择满足用户用量和匹配升压能力的加压机来克服管道阻力,稳定提高末端用户的用气压力,达到在加压机投运后,炼铁厂的煤气管网压力降至12千帕左右,16.5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同步投运,炼铁厂的煤气放散问题基本解决,轧钢用户的煤气压力得到稳定。
2019年6月份,该公司高炉煤气加压机、16.5万立方米煤气柜投运,在高炉和轧钢加热炉均正常生产情况下,炼铁厂煤气实现零放散,外购高炉煤气量平均减少4000立方米/小时;稳定用户用气压力,钢坯氧化烧损降低0.5%,不再出现煤气待热现象,煤气利用效率提高1%,年创效益620万元。
烧结余热发电效益好
该公司炼铁工序现有180平方米烧结生产线1条,配备235平方米环冷机1座,余热回收装置为环冷机一段的1台10吨/小时热管余热锅炉。在烧结生产过程中,从烧结机上下来的热烧结矿须经过环冷机冷却到一定温度,在冷却烧结矿过程中,空气与热矿接触产生大量低温废气。该系统改造前,原有环冷机采用简易余热锅炉,实际产出3吨/小时至4吨/小时低压蒸汽供生产生活用,余热回收率低、烧结工序能耗高。为了满足节能环保的需要,2016年初,该公司决定在之前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工艺成熟的情况下,通过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改造实现中低温余热最大量的吸收转化,可以产生较好的发电效益,实现余热能源的高效利用。
该项目主要对烧结环冷机经过密封改造,提高余热资源回收率,最大限度利用余热资源,建设效率更高的双压余热锅炉,生产两种参数蒸汽,输送至汽轮机组发电和炼铁厂蒸汽管网。2017年4月份,烧结余热发电项目正式投用,环冷机余热经过双压锅炉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不仅不会影响烧结生产工艺,还极大改善了环冷机生产时周边的恶劣环境,年发电和节电产生效益达620万元。
近5年来,该公司在各工序大力实施节能环保项目改造,包括在烧结工序实施的余热发电和主抽风机变频改造;高炉工序实施的热风炉自动燃烧优化;炼钢工序实施钢包烘烤器节能改造、风机变频节能改造;轧钢工序实施加热炉节能改造;辅助工序实施节能水泵改造及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改造等。这些节能项目的实施,在提高工序生产效率的同时,为该公司的节能环保工作按下“快进键”。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己任,秉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节能环保工作,提升环保设备运行效率,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冶金报》(2020年09月03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