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喜双 记者 郭小燕
近年来,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以建设3A级旅游景区为标准,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清洁生产和节能管理,大力实施绿色化改造,推进企业绿色钢城建设,向着企业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目标稳步前进。
推进节能减排
为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该公司共配套建设环保设施24套,陆续完成了干熄焦项目、炼铁区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污水综合处理厂项目的建设。2017年12月份,该公司投资3.2亿元新建的160万吨干熄焦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黑龙江省第一座大型干熄焦装置,可有效避免在传统湿法熄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酚、氰化合物和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及熄焦产生的蒸汽,完全达到有效降低排放污染的标准;同时换热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每年发电量可达到2亿千瓦时。该项目运行稳定,干熄率95%以上,实现年减排工业粉尘约60吨。
目前,该公司共投入使用环境治理设施近百套,其中废气治理设施42套、废水治理设施7套、干熄焦装置1套、塑烧板除尘1套、电除尘7套、布袋除尘器31套、脱硫设施2套,所有有组织排放点位均实现达标排放,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69吨、减少颗粒物排放量910吨、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77.6吨、减少氨氮排放量194.4吨,并且在公司23个主要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当地生态环境局,接受实时监督。
随着该公司环保项目的建设,污染物排放浓度逐渐降低,优于环境影响评价中排放浓度标准,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69吨、颗粒物排放量764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77.6吨、氨氮排放量194.4吨,为改善当地空气质量作出重要贡献。
为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的和谐企业,该公司编制节能规划方案,开展全过程清洁生产,积极引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生产工艺优化升级,开展余热余能综合利用,实现生产污水近零排放。特别是2019年以来,该公司狠抓污染源治理和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以清洁生产为宗旨,先后投入实施了循环氨水余热利用改造、焦炉烟尘治理、3号高炉布袋箱体输灰系统改造、余气余热发电、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每年节省电消耗0.37万千瓦时、荒煤气1万标准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3吨。
坚持以循环利用为根本,狠抓固体废弃物治理。该公司实现回收钢渣利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能源消耗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该公司通过生产废水循环利用、脱硫减排、建起内部循环小系统等手段实现吨钢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还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不仅节省了各类能源消耗,还增强了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意识。
有效实现能源二次利用
近年来,该公司多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先后对余热、废水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2018年5月17日,该公司污水综合处理回用系统开工建设,总计投资9800万元,2019年1月9日开始供水,目前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天。该项目投入运行后,出水作为全厂生产系统补充水,实现废水近零排放、降低工业新水消耗、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每年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777.6吨,减少氨氮排放量194吨。
2019年6月份以来,该公司65兆瓦余热余气发电机组项目、污水综合处理回用工程相继竣工投用,这两个项目是企业节能环保工作提升的标志性工程。该公司余能余热全部实现循环利用,煤气回收利用率达100%,利用余热、余压年自发电将达到6亿千瓦时,自发电比例已达到50%以上。该公司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得到全面综合利用,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
力争实现超低排放
自2018年6月份起,按照建龙集团总体安排部署,该公司委托中冶京诚进行绿色、低碳、环保、智能、美化、亮化的系统设计。按照方案,该公司先后分三期投入近亿元用于环保项目升级和环境治理改造。“作为双鸭山市当地经济支柱型企业,公司要为黑龙江省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更要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发展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该公司总经理王忠英说。
王忠英表示,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发展,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走好绿色发展路,筑牢生态保护这道屏障,力争提前3年实现超低排放,主要生产工序力争达到国家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冶金报》(2021年6月1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