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晓曦
3月12日植树节,山城的一场春雨过后,本钢集团板材厂区的很多绿植冒出新芽。这些绿芽与一座座高炉和一排排现代化厂房交相辉映,与城市上空的蓝天白云形成了一幅绿色生态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出台和2017年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实施,对钢铁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变革和责任面前,本钢在绿色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压实各项责任,以破釜沉舟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春天的本钢,十里厂区春意盎然,充满生机活力。
本钢以建设绿色矿山为目标,从源头出发,坚持边采矿边恢复,积极开展矿山的复垦还林工作。本钢矿区绿化覆盖率高达99.6%,多座矿山被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本钢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向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目标奋进,坚决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截至2021年底,本钢已完成22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投资7.9亿元,年减排污染颗粒物1.34万吨、二氧化硫0.28万吨、氮氧化物0.56万吨。
本钢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获得了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和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鞍钢、本钢重组后,本钢快速融入鞍钢集团践行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工作中,积极践行绿色钢铁先行者、低碳技术引领者、美好家园守护者的低碳发展“三个使命”。本钢一系列环保工程正高效推进,能源二次利用、环保治理等多项技改项目陆续落地。其中,本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项目成为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成果的典型案例。
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底,鞍钢集团发布了低碳冶金路线图,提出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绿色鞍钢”被纳入新鞍钢内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时代召唤,使命必达。本钢继续强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推进碳排放核算与碳减排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建设花园式工厂过程中开展文化植入的构思和研究……在企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本钢一直在不断努力。
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变成自觉行动,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本钢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是本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准则。行进发展中的本钢,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本钢,离我们越来越近。
《中国冶金报》(2022年3月31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