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蔡立军 通讯员赵永新)今年初以来,新天钢联合特钢动力厂深入研究把握水、电、气(汽)的生产供应特点,把长周期保障动力介质的正常平稳供应和安全生产作为中心环节来抓,精心组织生产,持续推进对标学习、指标优化,落实好挖潜降本工作,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
该厂继3月份对公司供配电系统优化改造完成后,结合65兆瓦煤气发电并网侧线路和负荷分配,开展攻关活动,专题研究201线路温度较高,调节分配提高1号站10千伏侧的负荷等问题,有效持续提升65兆瓦煤气发电机组发电量。该厂实施改造110千伏1号站原229线路、20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空分电源的改造,提升大航煤气发电机组发电量。
该厂针对煤气发电设备实际情况,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紧盯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制订了严格的设备巡检和操作制度,提升员工的业务操作技能,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为提升煤气的最大效能,该厂结合每台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优先保证65兆瓦煤气发电机组和大航煤气发电机组的煤气使用方案,并充分发挥调度的职能,及时调配煤气的合理使用情况,有效提升了企业煤气发电量。
该厂针对高炉煤气产能增加的问题,精心组织生产,统筹调度,合理调节煤气的供给和使用情况,做到煤气的高效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煤气柜调压维稳的缓冲作用,维持煤气管网平衡,实现煤气少放散、多发电、多创效。该厂持续优化转炉煤气回收方式,大幅提升转炉煤气回收量,使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持续稳定在170立方米/吨以上;同时合理调节三套煤气柜运行方式,提高煤气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煤气发电量稳步提升。
针对发电岗位、供配电岗位、调度岗位、燃气岗位等工作职责的差异,该厂要求每个岗位做到班分析、日总结、月考评,及时将每个班的发电量、能源介质消耗量、煤气回收量进行公示,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不仅营造了比、学、争、创的良好工作氛围,还提升了员工的业务素质、激发了责任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中国冶金报》(2023年10月1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