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子昂 蒋沛含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金河村中沟湾,山峦层林尽染。远眺雅砻江,碧绿的江水缓缓向东注入长江主要干流金沙江。
2023年12月30日,攀钢重点工程——中沟湾尾矿库第一次热负荷联动试车成功,标志着这一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建成。
中沟湾尾矿库从开工建设到联动试车,仅用25个月,比计划提前了3个月,攀钢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江碧水向东流”,用责任担当助力牢牢筑就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主动作为有担当
尾矿库是矿山生产稳定的核心要素,更是不可或缺的环保设施。此前,马家田尾矿库是攀钢攀枝花矿区唯一的尾矿库,已经服役50年。随着攀枝花地区不断发展,马家田尾矿库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出现居民小区、交通设施和企业厂房等,继续使用存在安全风险。对此,攀钢义不容辞扛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担当,按照应急管理部和四川省政府、攀枝花市政府相关要求,于2020年12月底将马家田尾矿库提前闭库。
尽快建设好新尾矿库,安全放置尾矿,是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事关攀钢生死存亡、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成了攀钢的头号工程项目。2018年初,攀钢矿业公司启动新尾矿库选址工作,开展拟定中沟湾尾矿库等作为马家田尾矿库接替库项目可行性研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提交攀枝花市政府。同年8月10日,攀枝花市政府同意将中沟湾尾矿库作为马家田尾矿库接替库。2019年—2020年,经攀钢充分论证,确定中沟湾尾矿库为马家田尾矿库接替库的备选尾矿库。2020年12月11日,中沟湾尾矿库工程通过鞍钢集团立项审批,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科学施工保工期
中沟湾尾矿库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金河村,总有效库容为8533万立方米,攀钢投资达14.3亿元,工程建设周期至少需要28个月。为此,攀钢与攀枝花市共同确定了利用丰源矿业现有的牛场坪尾矿库作为临时过渡,但受库容等因素影响,仅能使用3年。新尾矿库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攀钢矿业公司协同承担工程建设的工程公司特种分公司于2021年2月份进场,做好先期准备工作。
中沟湾尾矿库周围散住着96户彝族农户,项目建设涉及到农户的征地搬迁以及赔偿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攀钢坚持将“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经济、造福当地百姓”作为顺利推进尾矿库建设的根本保障。于是,攀钢矿业公司接替库建设小组成员陈世攀带领同事,挨家挨户反复做工作,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为解决村民的生计问题,攀钢出资将村民进出村的机耕路扩建为近3公里的沥青路;同时,在工程建设中,雇佣村民从事公路狭窄区域交通指挥等工作。
“万事俱备,不曾想在节骨眼上又发生了变故。”攀钢矿业公司接替库建设小组成员颜晓东说。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规定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3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雅砻江属于长江重要支流,而中沟湾尾矿库下游拦砂坝坡脚至雅砻江边直线最短距离约为724米,不能满足长江保护法要求。
攀钢再次彰显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做出对尾矿库拦砂原坝址上移343米重大调整,上报国家备案,以实际行动落实长江保护法要求。2021年11月份,坝址上移工程破土开建,此时,马家田尾矿库已停止尾矿排放11个月。
“除去汛期两个月,考虑到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留给工程建设的时间太少了。”攀钢矿业公司接替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说,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必须全力以赴抢进度。
建设新尾矿库要经过项目备案、水土保持、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地震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地灾评估、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程序,并取得土地农转用等各种手续后,才能合规开建。“各种审批手续都要经过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下属的用途管制处、利用处、执法局、规划局等十几个处室的技术审查和正式审查后,方可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会审会、用途管制处处务会、厅务会审查,最后经过四川省政府常务会审议同意后办理,每个月大半时间都在省自然资源厅协调加快推进土地农转用审批。”负责此项工作的陈世攀说。在陈世攀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繁琐的审批工作高效率办结,为加快工程建设创造了积极条件。
整个新尾矿库土石量达340多万立方米,再加上3座隧洞8600米的工程量等,压力前所未有。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施工人员科学、创新施工。
一是就地取石。该施工组就近从库区削山取石约270万立方米,既满足了筑坝石料需要又节约了成本。
二是优化工艺。尾矿管线要穿越5、6、7号3座隧洞。针对每座隧洞施工中的涌水涌砂、软岩变形、岩爆等地质难点,该施工组优化挖掘方案,采取进、出口双向掘进、“超前地质预报”“爆破振动监测”“围岩变形观测系统”等先进施工技术,确保隧洞按期贯通。如5号隧洞部分地段离铁路仅有70多米,不能实施爆破,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该施工组通过优化水磨钻施工工艺方案等,破解岩石破碎施工难题,比计划工期提前42天。
三是开展创新。该施工组根据实际,创新自制运送材料平板车,工期较传统方法缩短一半,还节约了数万元的机械费用。
最终,攀钢仅用25个月就高质量完成新尾矿库建设,刷新了同类型尾矿库建设纪录。
生态建设绘底蕴
新尾矿库的工程建设不仅考量着攀钢的工程基建能力,而且考量着攀钢保护环境的治理能力。
在新尾矿库库区南北两侧应急道路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边坡栽种树木。在现场跟踪施工的颜晓东说:“我们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新尾矿库工程建设中,同步实施环保工程,整个库区环保设施投入占总工程投资的1.73%。”
攀钢矿业坚持覆绿同步,规划实施库区绿化工程和边坡治理,坚持闭环管理;先期种植灌木及播撒草皮种子,后期将种植樟树、金叶女贞、画眉草等适合中沟弯土质的植物,乔、灌、草等相结合,形成绿色立体防护网,涵养水源;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各类施工活动严格限定在施工范围内,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赢得了当地政府及村民的肯定。
此外,攀钢矿业坚持废水再利用,在库区底部铺设防渗透工程膜面积约29万平方米;同步建设库区坝下渗水回收系统和回水回收工程,将废水雨水回收再利用。
“我们还配置了先进的在线自动安全监测系统等装置,可以实现全天候自动检测监控,目前在加紧调试。”颜晓东说,“要牢牢锁住尾矿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雅砻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钢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攀钢正为实现“一江碧水向东流”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