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许天琦 张波
“王科长,咱们自制的膜片已完成线上安装,并且我们还多制作出20片,以备不时之需。”2月13日,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主控楼6层会议室散完早会后,连铸点检作业区作业长张波正开心地与设备室科长王力交流着进口膜片的改造进度。
事情还要从年前说起,由于高端产品的持续上量及产线生产节奏的不断加快,自动炼钢LOMAS系统调节阀使用频率大幅增加,高负荷的连续动作,导致调节阀膜片的使用寿命仅为4个月左右,并且该膜片为德国进口备件,每片价格5000元,为降低备件费用,只能少量存储。
“目前储存的膜片已全部用完,新备件到货周期还需6个月,此期间若再有膜片损毁,将无备件使用,如损毁膜片不及时更换,会严重影响调节阀密封性能,导致LOMAS系统分析钢水气体成分的精准度降低,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绝不能耽误生产。”看到全生命周期系统中,又有即将需要更换周期的膜片,王力非常着急,2月6日他拨通了张波的电话,希望能一起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张波召集作业区技术骨干及相关自动化人员,共同研究制订能“平替”进口膜片的有效方案。通过从网上大量搜寻该膜片的相关材料,他们深入掌握膜片的材质、尺寸及性能,并将所有可制作膜片的材料进行对照、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材料“海选”中,他们发现了一种与进口膜片外观、性能极其相似的材料,并且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性,价格也非常便宜,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这是张波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自费从网上购买了一张该材质的密封垫,经过按照旧膜片形状、尺寸进行制图、开孔、裁剪等操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膜片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制作,并将它安装到调节阀上。
经过一周的上线试用,自制膜片使用效果与进口膜片相同,成功解决了由于到货周期长影响生产的隐患,并且每个膜片的成本仅需15元,大幅降低了该事业部备件费用,每年可有效节约备件费用1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