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1日,笔者从水钢博宏公司安全环保部了解到,经过近2年的努力,该公司通过对观音山矿业分公司矿山进行生态修复,使矿山废弃地换上了绿色新装,成为美丽矿山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用实际行动保障矿山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该公司铁矿初期为露天开采,后期转入坑内开采。在对采矿区域地表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该公司因地制宜,科学制订矿山治理计划和方案,明确分年度、分片区、分类型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从2007年至2020年,共投入资金594.83万元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共修建挡墙1886立方米,回填地表采空区78.4万立方米,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治理中,填土平整42200立方米,绿化5054平方米,边坡植树3300株。2021年以来,该公司再次投入300万元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升工作,对山顶区域北露天、南露天、中露天、堆土场、堆渣场场地平整47万平方米,覆土51万立方米,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树种进行栽种,栽种乔木11531株、灌木38937株、爬藤植物19920株,混播草籽432171平方米,干砌毛石328米,养护工程465612平方米。2023年,该公司在南露天区域开展以“植树造林,绿化矿山”为主题的植树活动,共种植银杏树、樱花树、桂花树、樱桃树等400余棵,让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成为矿山生态修复的新常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矿山爱绿、植绿、护绿、兴绿工作,在生态建设中冲在前、作表率,争当生态建设的宣传者、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该公司分管环保工作负责人说。(熊锋)
《中国冶金报》(2024年06月2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