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洁)8月15日,2024年中国再生金属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论坛提出,要加大创新力度,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由大到强迈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再生金属分会会长王健在致辞中表示,我国高度重视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960万吨,同比增长8.8%,全年产量接近或实现2000万吨。围绕促进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向强迈进,他提出建议,一是深刻领悟政策内涵,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共促产业规范发展;三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之以恒扩大应用。
临沂市罗庄区副区长宋连宗在致辞中介绍,铝基新材料产业作为罗庄区主导产业之一,正持续贯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集中力量向打造200亿元级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迈进。目前,罗庄区铝行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及主要产品种类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主论坛环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表示,今年初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在“两新”行动、反向开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相关政策推动下不断规范成长,同时也面临着内部竞争加剧、原料供应紧张、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利润收缩等挑战。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成为当前重要课题。他说,目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正在阵痛中发展,具体表现为主要品种产量稳步增长;再生铜铝原料进口量和贸易额同比增长,环比连续两个月下降;不同品种再生金属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出现分化,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更大生存压力;新建项目数量同比、环比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大幅增长。
此次论坛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来自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产业园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单位、科研院所、投融资和贸易等机构的400余名代表、10余家展商,围绕产业政策和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原料进口监管措施优化、涉税风险防控、投融资渠道拓展、产业链协同等议题展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