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我们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这次钢材供应特别任务!”韶钢松山营销中心负责人余国兵告诉记者,韶钢松山日前出色完成了中央援建香港应急医院一期项目钢材供应任务,共计配送133车4241吨建材、25车753吨板材,为香港同胞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努力。

紧急受命,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项目是国家有关部委协助香港抗疫的重点工作,3月开始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约2.84万平方米,医院及附属配套设施箱体4109个。医院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香港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能力。此次援港应急医院项目由中建科工总承包(EPC),中建集团援港抗疫工作专班全程支持。韶钢松山是钢材供应的源头企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为高标准、高效率向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供应钢材,韶钢松山成立了由韶钢松山、施工单位、物流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临时联合党支部,韶钢松山党委书记、董事长解旗担任临时联合党支部书记。临时联合党支部成员克服各种困难,将此次援建项目当首要工作来抓。他们认真审核配送车辆的车况及司机的驾驶记录,确保配送车辆的安全及司机综合素质;建立日会日报工作机制,每天下午5点召开汇报会,韶钢松山产品销售部汇报客户当天的开单情况及后续的需求计划,韶钢松山营销管理部汇报所需规格排产情况及当日装车情况,物流车队汇报当日车辆抵达项目情况及司机疫情防控情况,大家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一起想办法解决。
全程跟进,营销、物流业务员全天在线服务
接到中央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项目钢材保供的任务后,韶钢松山营销中心钢材销售配送主管、党员唐世华深感责任重大,保供期间,他把家务事都托负给家人,自己专心做好保供。刚为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项目供应钢材装车开通绿色通道时,其他待装车司机不了解具体情况,不理解不肯让,唐世华深入装车现场做好司机的解释工作,确保防疫项目钢材优先发车。3月6日清晨6时,第一车建筑钢筋按时送抵项目现场。由于整条物流供应链的不可控,货物验收、卸货吊机作业率低,车辆到达现场后待卸时间长,平均在16小时以上,最长达一天。因疫情管控需要司机出关进入项目现场时驾驶室要贴封条,司机吃喝拉撒都在驾驶室里,导致情绪大,出现恐慌、抱愿、急燥心理。唐世华和车队负责人、管理人员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经常打电话、发微信和司机聊天,安慰和鼓励司机,消除他们的不稳定情绪。

韶钢松山营销中心党员陆伟成负责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钢材供应保障的计划、排产、物流运输协调工作。他说为了保障项目完成,团队成员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因防控疫情需要,运输物资车辆进入香港前,车门车窗是要贴封条的,司机到达工地后,无法交付纸质质保书和出库单,只能改为线上发送电子单据。接到项目钢筋保供以来,每下完一个发货计划,他都需要等车辆装好钢筋,随时制作好电子质保书和出库单第一时间发给医院建设项目组。为此他常常要在办公室守候到深夜3、4点,同时也放弃了周末回韶关休息的机会。
韶钢松山营销中心所有管理人员、业务人员都非常关注、积极支持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钢材供应工作,可以说哪里有困难哪里里就会有大家齐心合力一起攻坚克难……
主动担当,协作物流单位全力保障运输
承担此次钢材运输任务的深圳市衡威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负责人、党员黄纳新做了30多年物流工作,与韶钢松山合作有20多年的深厚情感,前几年还完成了深圳会展中心、深圳火神山医院物流配送,但他说这次是最困难的一次。


因香港疫情严重、路途时间长、条件艰苦、生活不便等原因,刚开始他们组织司机召开动员会时,大家都不想去。黄纳新发动司机朋友要主动担当、帮助香港同胞抗疫,既然韶钢松山高度信任交艰巨任务给车队,就要全力以赴、必达必胜。经过引导,司机们最后纷纷主动申请去。深圳衡威公司选取了50名素质过硬的退伍军人、党员司机作为此次钢材配送的司机,同时迅速成立现场工作组到工地现场协调钢材吊卸。

承担援建香港应急医院钢筋配送的司机在韶钢松山厂内通过绿色通道尽快完成装车后,经过3—6个小时将钢材运送到深圳,在深圳待卸区办理通关手续、进行核酸检测,拿到通行证后再过境香港。因项目现场人员多(高峰时段现场有上万人),过去之后,要忙于联系、寻找、落实卸货点,因施工场地是临时平整,现场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找卸货位置、验货监理、吊运设施都非常不容易,卸货时间一般长达10个小时,有司机最多在车上呆了20个小时。
配送司机要进行核酸“4天4检”,经过中高风险地区后健康码会变颜色,要及时调整更换运输司机。黄纳新不断掌握动态情况,并经常在车队工作群里鼓励司机要担负使命,出色完成任务。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有半点差错,不能影响韶钢松山形象。为严格执行项目的防疫规定,司机吃在车上,休息在车上,降低感染风险,确保以最快速度将钢材送达项目现场,确保项目按计划组织施工。
有召必应,使命必达!韶钢松山和合作伙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项目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下,出色完成了中央援建香港应急医院一期项目钢材供应,为香港同胞积极抗疫作出了贡献。
(陈立新 马韧 万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