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可以为钢铁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效益?在过去几年,互联网、智能化、5G技术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钢铁行业的新闻中,那么,5G技术是否已经为钢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是否已经在实际运行中得到有效应用,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就5G技术在能源管控系统的应用对鞍钢信息化公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在鞍钢的能源集控体系建设中,鞍钢集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几年中,鞍信为鞍钢集团建立了覆盖鞍山钢铁本部、鲅鱼圈基地、攀钢、朝阳等多基地的能源管控系统,不仅大幅节约各生产基地的能源成本,还在系统上实现了能耗的对标功能。
据鞍信信息化事业部副总经理曲泰安介绍,“通过5G技术的应用,鞍钢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已经实现了全集团各基地显著节能降耗,形成了可观的效益。”
以鞍钢集团下属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智慧能源管控平台项目为例,通过5G对鞍钢车间的水、发电、供电、压缩空气、煤气、氧气等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平台会自动生成多时间维度能源管理报表,帮助能环部门实现能源精细化管控。有了准确的数据之后,通过热力学机理和大数据算法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能源生产决策和平衡优化的智能化、科学化。系统上线后,帮助企业实现吨钢能耗降低1.9%。该方案目除了已在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鞍钢股份本部和朝阳分公司实现落地应用,在本溪钢铁也在积极推广应用,每年在每个生产基地都取得千万级的经济效益。
曲泰安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企业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企业依然面临着能耗数据采集不准确不实时,相关数据难以进行智能分析和数据价值挖掘利用等挑战,制约企业更加高效、精细化地进行能源管控,以进一步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而鞍信针对这一系列难点,自主研发了基于5G+AI+大数据技术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通过能源生产集控,机理模型+知识图谱+大数据驱动,能源流、物质流和碳素流耦合优化与全系统智能优化协同等技术,助力企业实现能源计量自动化、管理精细化和平衡智能化。
在能源计量自动化方面,通过5G新型网络架构对企业的水、发电、供电、压缩空气、煤气、氧气等能源介质全维度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并自动生成多时间维度能源计量报表,实现能源数据不落地,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能源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
在能源管理精细化方面,通过多维度多层次能耗能效评价,从单体设备、工序、综合能耗等三个维度强化能源精细化管理,实现能源管理“看得见、说得清、管的住”。
在能源平衡智能化方面,建立多场景,多时长能源介质发生量、消耗量预测模型,从经济运行角度进行多能流协同实时优化,实现全系统价值最大化。
在鞍钢智慧能源管控系统中,中兴通讯提供的5G工业现场网和边缘云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兴通讯品牌部总经理陈志萍介绍,中兴为双碳实现提供低能耗高效绿色的产品方案,包含四大领域,一是提供绿色底座,包括给运营商提供的无线、有线的通信类产品、绿色的数据中心。二是绿色运营。指中兴在自身的能耗上进行碳足迹的管理。三是绿色供应链,从海运,空运,自身的内部的运输的一些创新的设计,调整。四是绿色的行业赋能。撬动其他行业的绿色的降碳减排,与能耗大户的企业去合作,用创新的技术方案去帮助企业改造生产流程,进而实现节碳降耗。鞍钢的智能化能源管控系统就是属于第四类。

鞍信与中兴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兴通讯已经在鞍钢本部、鲅鱼圈两大基地部署了5G工业现场网,为两大基地能源数据的规模化、实时化采集提供了更高效的连接方式。接下来,鞍信将与中兴携手在5G+智慧能源管控平台进一步深度合作,依托中兴数字星云实现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结合鞍信专家知识库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及产品,进一步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方面能力,共同服务企业能源管控效率提升,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