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加军 李倩 报道
“中天钢铁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共江苏省委全会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四个新’(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重大任务,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争当贯彻国家战略的示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的示范,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勇担新使命,当好排头兵。”9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在中天钢铁集团成立22周年厂庆暨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项目庆功大会上表示。

图为庆功大会现场。(记者 朱亚明 摄)
9月26日,中天钢铁集团成立22周年厂庆暨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项目庆功大会在中天大礼堂召开。会议表彰了在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项目中的有功人员。
据悉,该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效。截至目前,各系统运行良好,各项指标行业领先。会上,表彰了一批为项目建设做出贡献的建设功臣、最美建设家庭、忠诚奉献团队、特别贡献参建单位、卓越贡献参建单位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共享高质量发展硕果。(特别鸣谢名单见04版)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是江苏省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重点示范项目。
据介绍,仅仅通过578天的努力,中天钢铁集团就把一座千万吨级的长流程现代化绿色钢城矗立在曾经的荒滩上,并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干勇誉为“超现代化”的钢厂。
发轫:以“四敢”担当挺进深蓝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董才平奔赴北京光荣履职,并带去了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的最新情况——2023年3月份,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一期一步全面投产。
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源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为保护长江、服务两大国家战略发挥标杆作用,2020年1月份,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签约,为江苏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这是中天钢铁以‘四敢’(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胸怀气魄,做出的‘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实现生产力布局战略调整’的重大决定。这也是中天钢铁人的二次创业。”董才平指出。
该项目按照“五化五一流”(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以及装备一流、环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标准,打造世界级高端绿色临港钢铁产业园,总投资约1000亿元,规划钢铁产能2000万吨,其中一期为800万吨,主要生产精品线棒材及全规格的H型钢,同步建设循环经济、钢材深加工、装配式钢结构等相关产业。
该项目通过精细工艺,优化排放指标,可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全部实现内循环,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30%以上,清洁运输方式比超90%,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
据悉,2020年的时候,中天钢铁已经是一家年产钢1200万吨、营业收入达1300亿元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国际一流的生产装备、工艺技术和雄厚的人才储备。其绿色发展水平和品牌影响力长期处于行业第一方阵,是全球最大的特优钢棒线材精品基地,具有极强竞争实力和市场影响力。规划建设一个全新的2000万吨产能钢铁项目,毫无疑问是“二次创业”。
2020年1月18日,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签约,落地实施;2020年8月28日,誓师开工,全面启动;2022年1月3日第一炉焦、3月30日第一炉铁、4月2日第一炉钢、4月4日第一根材下线,仅用578天。
“回首项目建设历程,2.8万余名建设者奋战一线、争分夺秒,在1万多亩的荒芜滩涂上,建起了一座千亿元级高端绿色临港钢铁产业园。”董才平说,从项目筹备到开工、再到全面投产达产,历任江苏省委书记、省长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领导都亲自关心、亲自推进、全力支持、全力帮扶。董才平认为,正是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中天钢铁才能又快又好地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今日,站在精品钢基地高处放眼远望,碧波绿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一座千亿元级沿海高端绿色钢铁产业园已然巍峨屹立。
建设:“四千”精神薪火相传
578天,数字的背后除了各级政府部门、参建单位的大力支持、全力推进以外,也是中天创业精神的写照。
在谈起国务院总理李强答记者问提到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时,董才平深有感触地说:“‘四千’精神正是我一路走来创业奋斗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始终秉承的创业精神。”
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盐碱荒滩。
“海风呼呼地刮着,一脚踩下去,脚就陷进了淤泥里。”中天南通公司工程管理处处长李杰,是此次厂庆表彰的15名建设标兵之一,开工建设的情景历历在目。
事非经过不知难。578个日日夜夜,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中天南通公司总经理董力源与全体筹建人员吃住在一线,“白加黑、五加二、连轴转”。让他感动的是,项目建设期间,成千上万名中天员工为梦想而战,日复一日坚守岗位。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强对流天气、冰冷刺骨的寒潮、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等多重考验,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上万亩建设用地的标高从3.7米吹填到5米,仅用了7个月;为承担起钢城千钧重量,桩基深度最高达到54米,是常规深度的5倍;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潮下,中天人顶住风雨、抗住严寒;台风来临时,彩钢瓦瞬时被撕碎,全员24小时待命做好灾后修缮工作……
“没有路,就自己开路;没有水,就自己通水;没有电,就自己架设电线杆,在泥泞之中完成了‘三通一平’!”董力源回忆说,正是老一辈中天人创业时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激励着大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未来,中天钢铁将坚持做强做精钢铁主业,以效益为中心,提质增效,建设效益领先、市场竞争力一流的头部企业;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并进,以更高的水平回馈社会,建设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和谐型企业;坚持企业文化为引领,筑起人才‘蓄水池’,建设富有内涵、永葆青春活力的年轻态企业。”董才平表示。
标杆:“四链融合”链主显担当
日前,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200强榜单,中天钢铁连续19年荣登榜单。
从一家实体经济工业强企到一个实体经济链群,再到三区联动、协同创新,中天钢铁用“链主担当”擦亮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带动引领、标杆示范的“江苏制造名片”。
“五化五一流”,标杆示范。自建设以来,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以“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设计理念为指导,按照“装备一流、环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战略目标,打造一个“最洁净、最智慧、最高效、最安全、最优质”的世界一流、标杆示范钢城。
“三零标准”,循环低碳。废水零排放、煤气零放散、固废零出厂,更是给各界参观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全厂没有一个排水口,每年上千万吨废水滴水不外排;水处理系统“喝”进去的是废水,“蒸”出来的是值钱的“盐粒”……建有国内首个一步到位建成的分盐结晶系统,确保全基地水系统100%资源化利用。全厂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99%;煤气全部回收利用,自发电率达95%以上;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约40%,各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截至目前,中天南通在环保方面已投入近百亿元,企业正按照环保绩效A级企业标准,加快落实相关改造工作,并同步进行创A申报,在逐绿而行的路上,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打造了一张“点绿成金”的靓丽名片。
智能制造,行业领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公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评估企业名单”,中天钢铁集团南通公司被认定为四级(优化级),这是国内制造企业目前达到的最高等级。当前,中天南通数字化控制中心已全面投用,远离生产现场5公里外,实现远程操控。工业机器人替代了工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000吨/人·年,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获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把智能化、云端数据化、工业互联网连起来,是超现代化、超低排放的绿色钢厂典范。”干勇给予了高度评价。
长江畔、黄海滨、淮河畔,进入新时代的中天钢铁常州、南通、淮安三大基地与日俱进、日新月异。
“中天钢铁将立足‘一总部、多基地’发展战略,紧扣‘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主线,建设一座‘有规模、有品牌、有内涵、有温度、有核心竞争力,备受尊敬的世界一流钢铁联合企业’。”董才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