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入选黑龙江省科技厅2023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成果转移转化类支持项目”的黑龙江建龙《易焊接高强韧高端装备用无缝管开发与产业化》、建龙西钢《台车智能注油平台应用示范项目》、建龙阿钢《50MnA低成本高强热轧带钢技术研究及应用》正式签约。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
《易焊接高强韧高端装备用无缝管开发与产业化》
“易焊接高强韧高端装备用无缝管”对管材各项指标有着苛刻要求,要求管材的机械性能波动范围窄、表面质量高、同时具备良好的焊接性能。
而黑龙江建龙《易焊接高强韧高端装备用无缝管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成功解决了以下技术难题:
一是建立了钢材强韧性能的调控机制,通过对Cr-Mo油井管合金的设计与优化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实现材料的强韧性合理配比,获得高可焊接性能;二是实现了窄成分纯净钢制坯技术,对影响性能的关键合金元素实现窄波动、控制夹杂物元素等工艺,解决了焊接性能的特殊要求;三是开发了高精尺寸控制轧管工艺技术。
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黑龙江建龙成为东北地区高端装备用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实现大型履带起重机的国产化。
《台车智能注油平台应用示范项目》
台车是冶金行业常用传输设备之一。基于以往台车的监控和管理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检查难度大、极易出现漏检、台车健康状况没有数据支撑,带来的检修时间长、停机次数多、检修不全面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建龙西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对台车管控和运维的难题进行攻关,首创了精准对位动态跟随式自动注油系统,以及深度学习的复杂环境视觉识别技术应用、基于多传感器的台车在线监测及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台车巡检、运维及润滑无人值守。
项目投用后,加油量由每车轮0.5kg降低至0.071kg,台车年故障率降低38%,车轮寿命延长近一倍;年降低润滑油消耗创效20万元,延长台车寿命创效177.65万元,减少设备故障停机增产创效52.4万元;替代人工点检和注油,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精准注油避免了浪费,提高了环保水平。
《50MnA低成本高强热轧带钢技术研究及应用》
目前50MnA钢冶炼时为碳强化,通过碳含量、Mn含量调整提高材料性能,Mn含量一般控制在0.9%-1.0%,性能指标抗拉强度在700Mpa-750Mpa、屈服强度≥390Mpa、延伸率≥15%。该项目应用了转炉一键炼钢技术应用,Cr、Al微合金化设计、洁净钢冶炼、智能烧炉、优化缓冷工艺等一系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
项目实施后,50MnA高强钢优化Mn含量可控制在0.85%-0.95%,抗拉强度770Mpa-880Mpa,屈服强度≥490Mpa,延伸率≥13%。
该项目是建龙阿钢与东北大学共同研发的项目,填补了黑龙江省高强度优质中高碳用钢产品的空白,增强了企业的战略优势,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近年来,建龙集团一直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通过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未来,建龙集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带动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为龙江工业振兴贡献建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