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8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由中国宝武、力拓集团和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 “面向碳中和的金属工业转型”主题边会暨第四届中国钢铁低碳发展目标与路径研讨会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举行。
此次边会是COP28“中国角”行业专场的首个会议,聚焦“金属碳中和”这一核心话题,为解决行业低碳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等命题,提供了国际化、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来自政府、行业、学术界及国际组织的海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金属行业低碳转型的战略目标与政策行动等重要议题。
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局长李军在开幕致辞时表示,中国钢铁工业的稳健发展推动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全球钢铁市场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已成为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边会分享中国钢铁低碳发展的经验成效,推动各方研究成果和观点沟通交流,促进低碳冶金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宝武总经理侯安贵在视频致辞时表示,钢铁工业是支撑工业文明的脊梁。加快推进低碳转型,早日实现碳达峰、走向碳中和,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宝武愿意与世界钢铁生态圈携手,加强技术合作,推动技术传播,深化国际供应链体系建设,务实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力拓首席商务官白睿明(Alf Barrios)在致辞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远不止是采矿和金属行业的迫切任务,但作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我们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方面,力拓与清华大学、宝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证明了产业与学术界的共赢合作能够带来切实改变,并且能够让我们更快地探寻出解决方案,从而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表示,清华大学、宝武和力拓已经围绕中国钢铁的低碳发展和国际合作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联合举办国际研讨会和发布研究报告,获得了广泛良好的社会反响。期待三方继续聚焦行动、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
边会上,宝武碳中和首席代表肖国栋等做了主旨演讲,宝武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毛晓明与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力拓、清华大学的专家参加圆桌讨论,就行业减碳路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鲍武)
《中国冶金报》(2023年12月15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