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和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办,主题为“协同·共赢·绿色·持续”。大会汇聚了全球钢铁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大会对市场趋势、绿色转型以及冶金新技术等方面的探究与分享,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核心绿色技术
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冶金行业的创新引领者,达涅利在本次大会上向行业观众展示了最前沿的绿色创新技术和成功案例。得益于多年来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达涅利已经成功向市场推出了四大核心绿色技术,并且有效助力国内外客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观看以下视频,了解达涅利四大核心绿色技术:
持续创新
9月2日主题大会期间,达涅利集团首席执行官 Giacomo Mareschi Danieli 先生深入阐述了达涅利具有突破性的钢铁技术如何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带来的挑战。

Q
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钢铁企业在螺纹钢等建筑材生产板块面临诸多挑战,达涅利是否有更具竞争力的技术来应对这种市场形势?
当前市场环境下,建材生产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达涅利MIDA长材无头连铸连轧技术针对该现状为用户带来了新机遇——仅仅使用一台单流连铸机和轧线连接,年产能可达100万吨。与坯对坯的连铸热送直轧工艺相比,由于轧辊换槽时无需钢坯下线,可保证100%连铸钢坯在线轧制率,无需任何加热炉,结合定尺直接上冷床,综合可降低吨钢生产成本约10美元左右。此外,全线厂房占地面积减少15%-40%,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10%。
Q
达涅利在过去一直致力于在研发新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投入,达涅利有哪些突破性的未来钢铁技术,可以满足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汽车用钢等由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催生的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汽车用钢等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达涅利不断迭代的无头轧制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向市场推出了DUE PLUS技术。这意味着单流连铸机配备单条热轧生产线,年产能即可达到350-400万吨,大大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得益于显著提高的钢通量以及采用无头轧制模式,与传统热连轧路线相比,可减少40%的碳足迹,也可生产更广泛的钢种以及更薄规格,流程再造使得全工序成本更低。
Q
面对能源和原材料方面的挑战,达涅利在冶金技术方面,是否已经针对这些挑战做好准备了呢?
面对能源和原材料方面的挑战,达涅利与特诺恩联合开发的ENERGIRON®技术展示了其在低碳路径生产炼钢原料中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此技术的另外一个显著优势就是不久的未来当可再生能源很普遍且廉价时,可以直接无缝切换到全氢冶炼。此外,达涅利的数字化电炉技术在中国市场已取得巨大成功,不仅可高效低成本地生产一般商用钢材,而且在一系列工艺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推动了诸如硅钢、汽车用钢等高等级钢种的绿色生产。
Q
目前AI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钢铁行业是否也将成为AI应用的重要场景?AI技术将从哪些方面赋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认为目前来说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但是,会使用AI的人将会淘汰不会使用AI的人。对于钢铁企业而言,人工智能将提高设备产能、效率和可靠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能够通过探索创新的过程控制方法来优化生产流程,为我们突破自主生产线和无人化理念的极限。
本次大会不仅为全球钢铁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并且推动行业进一步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冶金行业的专家们在大会期间深入探讨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达涅利前沿的技术与卓越业绩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展望未来,钢铁行业同仁将携手在协同、共赢、绿色和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达涅利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并助力全球钢铁企业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