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企业动态

新年贺词丨柳钢集团:精益新程 共谱新篇

2025-01-02 10:21:00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阎骏发表了二〇二五年新年献词。全文如下:
  “人勤春来早,大有期来年。”2025年悄然而至!
  值此万象更新之际,我们向全体柳钢干部职工及家属、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心系柳钢发展的各界友人,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与崇高敬意!
  回首2024,是柳钢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一年。延续三年的“钢铁寒冬”,寒意并没有丝毫减退。尽管市场环境风高浪急,挑战与压力接连而来,但柳钢人始终风雨兼程、团结拼搏,合力开展“提质增效深化年”活动,奋力书写向改提质、向转求存、向新创效、向海图强、向外突破、向优发展“六篇文章”,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这一年,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柳钢主要经济指标进步明显,稳固了逆势向好向优发展势头;再获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A+(极强),稳居行业第一方阵;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38位,大幅进步了17名;首次登上2024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排名48位,还被推荐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许多工作都取得长足进步。
  这一年,转型发展持续用力、全面加力!柳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势头强劲:“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列为自治区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品种钢率稳步提升;3800mm宽厚板生产线、3号高炉系统正式投产,填补了广西宽厚板钢材产品空白,全面建成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一期);超低排放改造稳步实施,企业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新兴产业优化布局,多元产业实现集群创效;精益管理力促降本提质,对标找差、算账经营深入人心。
  这一年,开放合作奋楫扬帆、向海图强!柳钢深化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合作,成功举办重点客户年会、海外业务推介会、银企座谈会,推动政企、银企、产业链上下游等各方面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发展。钢材出口扩量提质,新增了印尼、新加坡、巴西等海外市场,冶金熔剂、超纯氧、超纯氖气成功出海,国际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这一年,改革创新硕果累累、人才辈出!柳钢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活力。两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成功轧制0.15mm极薄冷轧带钢,刷新广西冷轧带钢的最薄轧制纪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纯度达99.9999%超纯氦气的自研自产。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劳模工匠、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异常艰难的行业形势中,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充分说明,今天的柳钢,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一年来,柳钢党政工团聚合力,以党纪学习教育为“镜”,清廉建设扎实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多个创新成果获评“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乡村振兴再结硕果,幸福企业加快建设,“微创新”“码上反映马上办”“揭榜挂帅”等热词也频繁刷屏。各基地干部职工铆足干劲、砥砺前行,点亮了星光不负的奋楫韶光。中央及自治区等各级主流媒体镜头下,一幕幕“柳钢感动”温暖人心,一篇篇报道中,“柳钢力量”奔腾不息。
  展望2025,尽管仍将面临不少挑战和不确定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机遇。经过三年不懈努力调结构、促转型、强管理,柳钢迎来了历史机遇交织、有利条件接踵而至的“光明前景”。前路浩浩汤汤,万事皆可期待。
  新的一年,我们要以“昂扬姿态”建设一流钢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要求,切实发挥“一总部多基地”规模优势,积极抢抓战略机遇,释放向海图强动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加快一流钢铁企业建设步伐。
  新的一年,我们要以“硬核行动”实施精益管理。以“精益管理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开展精益改善、推进标准作业管理、搭建精益管理体系,塑造精益管理文化,促进集团经营管理水平向精向优向新提升,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持久战。
  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创新思维”推动新质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大力培育多元产业集群,不断集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干字当头”狠抓落实见效。坚持“实在、实干、实效”鲜明导向,心无旁骛、紧抓快干,敢想善为、敢抓敢干,创新创造、能抓会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向着既定目标大步迈进。
  前路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抖擞精神,携手共赴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春天,用智慧和力量谱写柳钢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来源:柳钢集团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