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酒钢125兆瓦及以上机组“表现亮眼”:截至11月底,机组利用小时数同比提高228小时,比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高1150小时,持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实现了高开机率、高负荷率和长周期连续运行。
机组利用小时数反映了发电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平均利用率,是衡量发电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与全国火电机组平均水平相比,酒钢125兆瓦及以上机组利用小时数的优势明显。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酒钢多年来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
特别是今年以来,火电机组生产饱受以电煤价格激增为主的市场冲击,创效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对此,宏晟电热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不断提升机组发电效率和性能指标。同时,牢牢把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的基本要求,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突破性抓好精益管理,确保机组稳定运行,充分挖掘发电潜力,实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协同发展。
一方面,高度重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设备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诊断工具,对机组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设备检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严格按照检修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保证设备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为机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在确保电力稳定供应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设备状态,优化发电调度策略,根据用电需求峰谷变化灵活调整机组发电负荷,最大限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最大化提升机组利用效率。
此外,宏晟电热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沟通,优化电力销售策略,提高市场份额。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灵活调整电价,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机组满负荷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创新,125兆瓦及以上机组利用小时数实现了显著提升,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宏晟电热公司热电生产一作业区锅炉运行责任工程师苗长春说,今后该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优化机组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李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