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对每月6个浇次的常态化精炼钢生产,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钢厂主动出击、精准发力,以提升精炼节奏为切入点,力争生产效能再提升,趟出提质增效新路子。
找准症结,从瓶颈破除上再发力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浇次第一炉精炼在站时间偏长,严重制约生产过程组织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如何提升精炼钢生产节奏成为炼钢产能突破的瓶颈问题。炼钢厂组织各级骨干人员对前期精炼炉生产进行总结、分析,针对精炼在站处理时间长进行专项攻关。一方面通过升高进站钢水温度,缩短精炼炉加热时间,另一方面稳定炉前钢水成分从而减少精炼炉调整成分时间长,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实施促使提升精炼节奏成效显著。炼钢厂在上浇次精炼钢生产过程中,冶炼第一炉的时间较之前缩短了23%。
着眼保供,从转炉操作上再挖掘
汉钢公司炼钢厂通过制定转炉成分控制激励办法,激发人员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操作水平,将转炉成分控制在成品下限3到5个点,缩短精炼炉配成分的时间。同时,在转炉操作过程中根据铁水温度、铁水硅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转炉过程化渣、温度、脱磷及拉碳等工艺要求。在钢中氧元素含量的控制上,转炉进一步提高出钢碳,减少拉后吹炉次,降低精炼进站钢水氧含量,在合金、造渣剂及脱氧剂的使用上严格按照精炼钢种、工艺控制要求进行控制从而为精炼炉提供成分合适的钢水,减少精炼成分调整时间。针对转炉温度的保供,严格执行钢包上线烘烤要求,在保证精炼钢包上线温度≥1050℃的前提下,提前上线普炼预热钢包,使钢包温降最小化。
精准施策,从生产组织上再优化
在生产组织过程中调度根据铁水量,正常情况下在线铁水消化完后,组织开炉生产精炼品种钢,期间1#连铸机停机2小时进行更换喷嘴及检查结晶器、电磁搅拌等关键设备,确认正常后进行开炉生产。同时,精炼炉、转炉的冶炼严格围绕以连铸浇铸周期为中心,预算精炼钢水进出站时间,根据进站成分、进站温度、包况、中间包浇铸温度合理计划冶炼节奏,控制升温曲线,严格执行“温度是灵魂、节奏是保障”的精炼生产理念,做好过程脱氧、成分微调及软吹等工艺操作,在确保质量提升的同时,进一步缩短在站冶炼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