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被列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一批”工业技改项目——萍安钢铁50MW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提前完工发电,意味着企业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作为萍乡的老牌工业企业,今年央视也先后两次聚焦萍安钢铁,展示企业绿色生态发展新形象。
萍安钢铁如何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双赢之路?又是如何由昔日的“排污大户”变为“减排大户”?背后是其投入巨资持续环境治理的生态发展和绿色崛起。
萍安钢铁从1957年“七一”,以江西第一炉铁水向党的36岁生日献礼开始,经过六十多年奋斗,从只有一座40立方米的小高炉发展壮大成为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长流程大型钢铁企业。立足环保欠账,2016年以来,萍安钢铁投资14亿余元对废水、废气、扬尘、噪声等进行深度治理,全力打造一个在环保上过得硬的钢铁企业。其中,投入2亿余元在原来的原料场上建起环保大棚,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燃料露天堆放产生的扬尘问题,并在高炉炉顶安装点式除尘器、在炼钢转炉炉顶新建三次除尘和环境除尘设施;投入2亿余元完成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比国家限期提前5年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投入近亿元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基本做到零排放,且水质可达到饮用水标准;在抓好污染防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兴建自发电项目,有效利用钢铁生产流程中烧结余热、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等二次能源,促进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萍安钢铁通过不断环保提标改造,2021年环保运行费用达5.04亿元,是2016年的2.28倍,而随着一个又一个环保技改项目“开花结果”,带来的是各项环保指标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21年企业吨钢废水排放量、氨氮排放量、COD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比2016年下降90.12%、97.06%、96.44%、75.70%、43.58%、62.67%。
与此同时,积极践行“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来,萍安钢铁上演了一场“厂区变景区”的蝶变。
2016年以来,萍安钢铁积极打造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并投资近1.8亿元创建国家3A级景区,打造约5公里旅游参观路线。厂区栽种上万棵树木,呈现出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生态景致;曾经的露天炉渣堆放处建起了生态园,矮马、羊驼、孔雀、梅花鹿在这里悠然自得;废水处理站建起的生态水苑里,成群的锦锂欢快畅游……一个个特色景点让人眼前一亮。自2020年10月份景区正式开放以来,萍安钢铁已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成为萍乡市工业旅游网红打卡地。人们在钢铁厂区看到的不再是钢花飞舞下的浓烟滚滚,而是“绿色”工业魅力。
节能减排,萍安钢铁步履不停。如今,萍安钢铁主要污染物均达标排放,部分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还达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钢铁行业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被《环境保护》杂志社评为“十三五”节能减排先进单位。迈入“十四五”,萍安钢铁加快减污降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为保护好江西绿水青山贡献力量,彰显企业绿色生态环保的责任与担当。(李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