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从重庆某知名零部件制造厂传来好消息:酒钢研发生产的一款高级别SWRCH8A冷镦钢质量完全符合使用需求,可以正式供货。
“这份订单来之不易!”宏兴股份公司钢铁研究院中板线棒研究所产品研发助理工程师黄文胜感慨地说:“技术人员是在不断‘受挫’中‘拿下’SWRCH8A冷镦钢的。近5年,历经了数次攻关、6次失败。”
冷镦钢是制造螺钉、螺母、六角螺栓等紧固件的原材料。为达到装备制造“硬标准”,客户要求冷镦钢必须机械性能好、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
“客户的要求就是研发的方向。”2019年,在多次走访客户、分析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快马加鞭”试生产。不到半年,“初阶版”冷镦钢J45落地。
然而,酒钢刚刚成功研发J45,SWRCH35K、10B21两个牌号又在钢材市场“出圈”了。“J45的碳含量是45%,SWRCH35K、10B21的碳含量分别为35%、21%。碳含量越低,钢材的加工性能就越好,因此也更受客户欢迎。”黄文胜和几个同事反复研究着。
为尽快抢占市场份额,技术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共识,并先后解决了方坯含铝钢工艺浇注等问题,打通了各环节工艺,成功研发SWRCH35K、10B21。多轮试用后,客户订单也接踵而至。
订单多本是高兴的事,但黄文胜却略显落寞。他与炼轧厂炼钢专业负责人张俊同、线材工艺助理工程师胡楠共同探讨:“这么多年了,我们几乎打通了全系列冷镦钢生产工艺,为什么就是拿不下SWRCH8A?”
原来,在成功生产J45的第二年,黄文胜就已经带领相关人员向“高阶版”冷镦钢SWRCH8A生产发起挑战。在初次失败后,产品开发团队多方面查找原因,反复改进,并于每年都找机会试制,但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准问题!“SWRCH8A的含碳量只有8%,钢水根本无法在小方坯中连浇,它的轧制工艺等肯定和其他牌号不一样,我们要转变思路、调整步子。”去年年底,黄文胜决定扩大“挑刺”范围,重新制定攻关方案。
快速将900℃降到570℃以下、索氏体达到90%以上、避免马氏体片层产生……随着多项措施及时落地,生产工艺基本打通,SWRCH8A顺利下线。经检验,不合格品率为万分之五,远低于客户要求的千分之三。同时,产品能完全满足加工要求,“抗打防裂”不在话下。
在供应商的“牵线搭桥”下,SWRCH8A顺利供货并得到了客户认可,黄文胜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把好产品质量关,助力更多产品快速‘成长’。” (李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