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制造管理部物理检测作业区
一排排白色的机器人正在“低头”工作
弯腰、伸臂、抓放.....
动作灵活协调
钢铁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化验工作,一般需要员工频繁搬运大量试样,并进行重复操作和记录,内容枯燥、负荷较重,同时暴露于危险环境频度较高。重庆钢铁积极响应中国宝武“万名宝罗”上岗计划,积极推进“3D”岗位机器人替代,助力钢铁智慧制造。近期,制造管理部物理检测作业区通过引入智能化检测设备-全自动拉力试验机器人,对螺纹钢力学拉伸试样进行全自动检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助推提质增效。
提升人事效率,减小劳动强度。在未引入机器人之前,一台试验机需要两名员工协同才能顺利完成检测项目,引入机器人之后,试验操作基本实现自动化,一名员工可以同时兼顾2~3台试验机。自长材快检室机器人员工上线以来,满足了高节奏、高强度的生产需要,同时操作人员也从重复性、高强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无纸化操作,避免人为干预。全自动拉力试验机检测流程中,员工只需将力学试样放置在试样架上,在电脑上输入试样批号,试样力学检测结果的相关参数、断后伸长率测量以及检测数据上传等环节均通过系统自动实现,实现无纸化操作,避免人为干预,极大提高试验检测效率及数据的准确性。
高效运行模式,助力提质增效。工业机器人有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势,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成绩显著,机器人可以24小时无间断工作,从试样接收、方案选择、试样夹持、断后试样回收,数据实时上传等环节均由机器人实施,实现螺纹钢力学拉伸试样的全自动检测。1台试验机每小时可自动检测试样15支左右,而且定位准确、效率较高,对提质增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