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钢铁行业新一轮长周期下行调整的严峻形势,中南股份特轧厂高一生产作业区深耕细作、深化协同,极致推进钢坯红送热装,5月作业区分别以564.77℃平均装炉温度和79.1%热装率创历史新高。
多方协同,让高温坯料趁热吃
高一生产作业区一方面要求各横班值班长和材料员时刻密切关注上工序的炼钢计划,加大与炼钢厂相关人员的联系,确定准确的开浇时间;一方面根据轧线实际情况及时与生产安全室协调调整生产计划,以确保刚炼制出来的高温坯便可以经过直送辊道或者保温车送至高一工序入炉轧制。
及时转运,让高温坯持续有得吃
高一生产作业区和炼钢工序的产出并不平衡,总会出现吃不完的过剩坯料不能马上入炉。针对这种情况,作业区一是延长取钢机运行轨道,并在延长跨新增坯料架以及时把降温了的坯料从保温坑转出来用来存放新的温度更高的坯料;二是要求材料员及时联系保温车把高温坯转运至高二生产作业区,以此来缓解保温坑库存过高高温坯无处堆放的现象,待没炼钢计划再转运回来轧制。
从细节入手,减少高温坯料温度流失
为减少高温坯料温度流失,高一生产作业区制定规章制度让取钢机操作人员按标准实施,一是减少上料支数,要求上料台架剩余三支钢再执行上料作业;二是不上料或无坯料入坑时,要及时盖上保温罩;三是坯料入坑要均匀,即每个坑先放入5吊钢后再循环从头放起,以此来保证保温坑不会因受热不均而出现坑内立柱弯曲变形,进而导致保温坑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热装温度提高了,煤耗降低了,煤气烧损的减少也对应减少了烟气的排放,从而实现了节能减碳的生产模式。后续,高一生产作业区将继续凝聚全员力量,全面开展能效对标工作,以极致高效为目标,深挖节能降耗减碳潜能,促进能源资源“应用尽用、用尽其极”,全力以赴实现生产经营目标,为企业“活下去、好起来”做出最大努力。(陈利琼 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