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股份韶钢工程设备制造事业部辊样车间备辊二班生产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车间为战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勇于创新,深度挖潜,精研降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不平凡的业绩。
拧紧“节约阀” 小刀具也有大价值
在宝武杰富意轧辊加工过程中,一直使用富耐克V型镶嵌式刀片,一片刀片只能转2个角度使用,刀片利用率低,导致轧辊加工刀具消耗成本居高不下。备辊二班班员李旭斌根据现场加工实际,提出富耐克刀片V型镶嵌式改为120度锥底镶嵌式,可随意转动任何角度使用,刀片利用率提升50%以上,有效降低刀片损耗,每月可节约富耐克刀片采购费用约2.8万元。
轧辊加工过程中,由于轧辊材质和设备运行情况等因素,造成焊接刀具R12崩刀损耗严重。备辊二班根据刀具损坏情况,将焊接R12废旧车刀改为R9或R7车刀使用,每月可节省8-10把R9或R7焊接刀具。班组成员坚持“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原则,严控刀具领用,强化过程控制,严格执行修旧利废制度,有效控制新刀具的投入,降低刀具消耗。
与此同时,备辊二班技术骨干积极组织班员开展刀具刃磨培训,提升刃磨技能水平,提出将粗车刀具与精车刀具分类使用,节省刀具修磨时间,提高了刀具使用寿命,降低刀具消耗,在备辊工作量增加了40%以上的情况下,刀具消耗不升反降。
工艺“巧改造” 解决辊环加工难题
宝武杰富意采用KOCKS三辊式轧制,由于这种KOCKS合金辊环加工难度较大,而且辊环不好测量,多个精度尺寸难以保证,而且加工余量大、耗时长,仅粗车加工部分就需3个多小时。产品的装夹也是个非常棘手的事情,需反复装调和打表定位,特别是在精车工序的装夹上就得花上20分钟以上,将辊环的外径降到要求直径,加工时刀片损耗严重,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加工效率大打折扣。
面对新设备、新工艺,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备辊二班和宝武杰富意轧辊管理员、技术员反复磋商,从工艺及装夹两个关键点下功夫,自行设计了一套工装方法。通过一个月的调试与验证,加工时间从原有的185分钟缩短为90分钟,效率提升51%;装夹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为8分钟,效率提升60%,还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成功解决3辊尺寸难保证的难题,同时在刀具消耗方面每年可节约近8万元。(李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