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鄂城钢铁公司经营成本压力,设备管理部主动求变,成立“油气缸修复创值团队”,通过自主修复废旧油气缸,实现降本增效新突破。一年来,该团队累计修复油气缸400余台套,直接创效60余万元,大幅降低外修费用,成为企业挖潜增效的“明星团队”。
专业团队+标准流程 让废旧设备“重获新生”
油气缸是工业生产的核心动力部件,长期运行易磨损报废。以往,损坏的油气缸大多直接更换或外送维修,成本高昂。为破解这一难题,鄂城钢铁设备管理部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涵盖液压、电气、仪表、机械等多领域的专业化团队。团队成立后,迅速制定《油气缸拆检装配操作规范》《油缸测试验收标准》等技术文件,并赴相关企业开展对标学习,确保修复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团队成员利用工余时间加班加点,从焦化、炼铁到轧钢产线,全面收集下线油气缸,高效完成修复任务,保障设备及时回装。
油气缸拆解
从“怕送修”到“抢着送” 创效成果获一线认可
“以前担心修复质量,现在看到修复后的油缸性能稳定,大家都主动送修!”一位产线点检员表示。团队通过优化工艺、缩短周期,不仅解决了检修急用设备的燃眉之急,更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信任。如今,各生产单位从最初的观望转变为积极送修,甚至主动配合修复工作。除直接经济效益外,团队还承担了外修油缸拆检鉴定、现场应急故障处理等任务,为生产稳定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己动手修复中
展望未来,通过对标行业先进修复流程、整合内外部资源、完善自修复机制,提升修复效率与质量,降低外协依赖,实现备件修复创值常态化,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修复一台油缸,就是为企业多挣一份利润。”现场作业负责人邵义福表示。油气缸修复创值团队以“小油缸”撬动“大效益”,为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文:邵义福 图: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