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重庆钢铁公司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揭晓
炼铁事业部《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运行研究》项目
荣获该公司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焦炉炼焦过程中,会产生温度高达800–900℃的荒煤气。传统的循环氨水喷洒冷却工艺虽能实现降温,却使大量余热白白流失。如何将这部分高温荒煤气的余热“吃干榨净”,成为荒煤气余热回收项目团队攻坚的核心目标。
然而,系统调试初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回顾立项之初,团队成员记忆犹新:“那时候系统刚投运,问题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最让人揪心的就是72号上升管换热器。”设备安装运行不久,就出现了换热器介质泄漏现象。
“一旦介质漏入炭化室,不仅影响生产,更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情况紧急,团队成员立即将该上升管退出运行,并紧急更换。但问题并未有效解决。“如果找不到根本原因,几十个上升管都可能出现同样问题,整个系统将面临瘫痪风险。”

现场拆解、定位泄漏点、深入剖析原因,凭借这股“一探究竟”的韧劲,项目团队最终通过优化换热器结构、调整运行参数、完善电气控制逻辑等一系列措施,彻底解决了介质泄漏、蒸汽温度不达标、供电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实现了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那段时间,大家几乎是研讨对策,图纸翻烂了,数据对了一遍又一遍。”该项目牵头人刘志成表示,面对挑战,团队成员没有一人退缩。
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炼铁事业部5号、6号焦炉,取得发明专利1项、认定技术秘密2项,发表相关技术论文2篇。在经济效益方面,该项目通过多产蒸汽、节约煤气、提高粗苯回收率等途径,累计创造效益超360万元。同时,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超2400吨,降低焦化工序能耗3.01kgce/t.c,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益。(李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