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钢集团自2009年8月成立以来,历任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经受了市场严冬考验,产能规模从400万吨发展成为1000万吨,经济效益从年亏数十亿元到年利税50亿元,综合竞争力从行业末位一举跃入行业中上游水平。2018年钢产量1138万吨,位居中国钢铁企业第17名,实现利税50.35亿元,综合竞争力进入钢铁行业A级(特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9年1-4月份,生产粗钢393万吨,同比增加42万吨,增长12.06%,实现利润6.98亿元,同比增加0.8亿元,增长13%,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们是感受到了改革的红利,你瞧,”龙钢公司一名炼铁工拿出自己的手机,一边看一边说“看看我们的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话语间透露出的喜悦不溢言表。
“这些年,陕钢的发展真的是经历了浴火重生,能有现在这样好的成绩,都是咱们集团前期做了很多改革方面的努力。”陕钢机关一名中层干部如是说。
的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陕煤集团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陕钢集团班子的辛苦付出,离不开陕钢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改革红利的释放。可以说,陕钢的改革路程,走得坚毅而果敢。
2015年8月,面对钢铁市场寒冬的严峻形势,陕钢集团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多次讨论论证,决定实施“资金、营销、大宗原燃料采购、物流”四个统管。通过三年多来的实践,陕钢人所做的努力有了初步成效。目前,在资金管控方面,陕钢集团实现了全集团的资金及票据集中管理,规范了对外担保和资金支付,发挥了资金及票据池作用;在营销管控方面,转变原来内部相互竞价的不良格局,填平了区域价格洼地,放大了整体营销功效;在采购管控方面实现了大宗原燃料的集中采购,解决了分散采购存在的议价能力不高问题,撬动了集采规模优势;在物流管控方面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提高了物流保障水平,降低了物流费用。至此,陕钢基本达到了以“四统管”推进经营机制改革的目的。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灵敏经营,陕钢集团建立了经营导航系统,创新性提出了“供销差价”理论,即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和主要原燃料采购成本之间的差额,精准地概括了钢铁企业经营工作的核心。随后确立了“供销差价最大化、生产成本最小化、目标市场主导化、财务指标最优化”的经营方针;建立了经营导航日报表制度,报表内容涵盖了供销差价、销售价格、采购成本、原燃料及产成品库存、收入和利润预测等数据,直观反映了当天的经营状况。
“我们要以开放式的姿态办企业,要建立区域钢企新型竞合关系。”杨海峰在多次专题会上强调战略合作的重要性,他亲自带队,为陕钢的后续发展创建了很多有益平台。2015年,在中钢协的大力支持下,陕钢集团与山西、四川、甘肃四省18家钢企发起成立了陕晋川甘建筑钢企高峰论坛,论坛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发展”理念,打开了西部钢铁企业自我封闭之门,大家敞开心扉、开放式办企业,相互之间搭建了高层会晤、企业互访、学习对标的平台,维护并规范了区域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了西部钢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转了西部钢铁价格在全国处于洼地的违背价值规律的局面,
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企业不会对人才有所限制,陕钢集团对人才的重视是不拘一格的,在用人方面,打破了原有的“死水”格局,不断尝试市场化用人机制改革,推进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确定了“发挥国企优势,学习民营机制”的治企理念,坚持市场化原则,深化用人和薪酬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子公司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试点。从2016年3月开始,就相继为两个主业公司聘任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思想,淡化了干部身份与级别,突出责任与贡献,在公司内部用人机制方面产生了“鲶鱼效应”,极大地激活了经营活力。
2017年10月份以来,陕钢集团党委建立了“党建领航、班子引领,干部走在前列”的工作机制,公司党委每月召开专题党委会议,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向党委汇报工作,经党委研究后按要求推进重点工作,形成“年度目标分解到月--月度工作汇报研究--季度征求群众意见--半年民主生活会讨论--年度考核评价”的PDCA循环,目前已经推广到各子公司及所属厂矿党委。通过此项机制,公司党委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人、指导到位、监督有力,使各级领导班子时时刻刻将目标任务记在心间,将责任扛在肩上,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为公司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大的引擎和坚强的政治保障。
依法治企,才会让企业走得更远。2018年,陕钢集团要求各子公司健全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配齐配强了各级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完成了各子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工作。截至目前,陕钢集团不仅健全完善了董事会下设机构,设立了董事会秘书、董事会办公室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健全完善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细则,还创新性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下设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受专门委员会委托做好相关决策的调研、论证和方案拟定工作。这些举措,使陕钢集团各级法人治理机构运行逐步规范,公司治理迈上了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轨道。
“开展‘双百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的迫切需要。”2018年8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上郑重强调了开展“双百行动”的重大意义。陕钢集团有幸成为“双百行动”中的一员,自此,陕钢集团在改革的道路上更加积极主动,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定了以“五突破一加强”为核心的“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方案和改革工作台账,提出了7个方面34项改革举措。目前已完成了健全完善各级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推行市场化机制,实行二级公司经理层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历史遗留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18项改革任务,改革初见成效。
“面对钢铁行业集约化、减量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形势,陕钢集团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125448’发展战略不动摇,有序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完成‘双百行动’改革目标,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以人才、品牌、信息化和创新驱动为支撑,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朝着把陕钢集团打造成为我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高端钢铁材料服务商、建成美丽幸福新陕钢的愿景目标阔步前进!”展望陕钢未来的发展,杨海峰坚定截铁地说道。